close

  互聯網思維是什麼?有什麼特性?一直都困擾著不少人,但凡做企業的,不管是創業的還是在互聯網沖擊下轉型升級的傳統行業企業傢,“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瞭大傢共同的口頭禪。但究竟什麼是互聯網思維?眾說紛紜,莫衷是一。黑馬哥分享這篇B座12樓的文章,談一下作者的看法,互聯網思維是如何解構的。

  轉型必讀:互聯網思維的六大特性

  但凡做企業的,不管是創業的還是在互聯網沖擊下轉型升級的傳統行業企業傢,“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瞭大傢共同的口頭禪。

  但究竟什麼是互聯網思維?眾說紛紜,莫衷是一。我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很多內容就不展開瞭,歡迎拍磚交流。

  1、互聯網思維是相對於工業化思維而言的

  一種技術從工具屬性、從應用層面到社會生活,往往需要經歷很長的過程。珍妮紡紗機從一項新技術到改變紡織行業,再到後來被定義為工業革命的肇始,影響東、西方經濟格局,其跨度至少需要幾十年。互聯網也同樣。

  但因為這種影響是滯後的,所以,我們就難免會處於身份的尷尬之中:舊制度和新時代在我們身上會形成觀念的錯位。越是以前成功的企業,轉型越是艱難,這就是克萊頓·克裡斯坦森講到的“創新者的窘境”——一個技術領先的企業在面臨突破性技術時,會因為對原有生態系統的過度適應而面臨失敗。

  現在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面臨的就是這種狀況。這種困境可以叫做“工業人”要變成“數字人”的困境。

  2、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商業民主化的思維

  工業化時代的標準思維模式是: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這三個大可以稱為工業化時代企業經營的“聖三位一體”

  1)但是互聯網時代,這三個基礎被解構瞭。工業化時代稀缺的是資源和產品,資源和生產能力被當作企業的競爭力,現在不是瞭;

  2)產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現的,渠道壟斷很難實現;

  3)最重要一點,媒介壟斷被打破瞭,消費者同時成為媒介信息和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你再希望通過買通媒體單向度、廣播式制造熱門商品誘導消費行為的模式不成立瞭

  這三個基礎被結構以後,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力發生瞭轉變,消費者主權形成

  3、互聯網思維是一種用戶至上的思維

  以前的企業也會講用戶至上、產品為王,但這種口號要麼是自我標榜,要麼真的是出於企業主的道德自律。但是在現在這個數字時代,在消費者主權的時代,用戶至上是你不得不這樣的行為,你得真心討好用戶。淘寶賣傢“見面就是親,有心就有愛”是真實的情緒,因為好評變成瞭有價值的資產。民主和專制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不得不對人民好,後者是出於道德自律。所以判斷民主社會和專制社會的一大標準,就是兩方是怎麼對待道德這個事情的。

  4、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和服務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

  在功能都能被滿足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需求是分散的、個性化,購買行為的背後除瞭對功能的追求之外,產品變成瞭他們展示品味的方式

  這樣,消費者的需求就不像單純的功能需求那樣簡單和直接,所以,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就是一個測試的過程,要求你的產品是一個精益和迭代的過程,根據需求反饋成長。小米手機每周迭代一次,微信第一年迭代開發瞭44次,就是這個道理。

  5、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自帶瞭媒體屬性

  因為需求和品味相關聯,也就是和人性相關聯,所以,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就是極致性能+強大的情感訴求。這兩樣東西都是會自傳播的。

  現在看到一些和互聯網相關的企業,還在開新聞發佈會,還在把硬廣當致勝利器,都是互聯網思維不充分的體現。

  6、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組織一定是扁平化的

  互聯網思維強調開放、協作、分享,組織內部也同樣如此,它講究小而美。大而全、等級分明的企業很難貫徹互聯網思維,不管是對用戶還是對員工,有沒有愛,也是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

  很遺憾,很多互聯網企業也還在用工業化的套路做著自己的企業。大傢都羨慕小米、極路由這樣的極速發展,但如果不能在觀念上進行改變,那麼,不管你做的是APP還是其他,你本質上還是一個傳統企業。



Orignal From: 轉型必讀:互聯網思維的六大特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