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巴巴的守在電腦前看Google I/O現場直播,可穿戴、車載、TV電視等都沒有什麼出乎意料,卻沒想到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面.。.I/O大會之後,Google工程主管David Burke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Android Wear、Android Auto和Android TV的用戶界面和軟件代碼,將交由Google接手而非設備制造商,這將改變不同廠商的Android設備用戶界面不同的尷尬局面。
文/吳海宏
作為一名Android老用戶,這簡直太棒瞭!不過在高興的同時,不少人心中仍然打瞭個一個問號,為什麼Android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宣佈這件事,為什麼Android L移動操作系統沒有納入修改計劃呢?海宏認為,新生態系統的特性決定瞭Google必須加速從廣告業務向大數據生態轉移的步伐。
1、Google為何一直不管Android?廣告收入在作祟。
你問Google是幹什麼的,有人說是一個搜索公司,有人說是一個很酷的工程師公司。現實中Google一直以來都是賣廣告的。縱觀近10年Google的收入,廣告收入都占據瞭最大比重,所以Google幾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瞭讓廣告能夠賺更多的錢。那很多人又要問瞭,Google賺錢都來自於廣告,那幹嘛還費勁做一個Android出來,還要管升級還各種開源。
海宏告訴你,如果隻看到這一點就太淺薄瞭。Google做瞭個Android是不收費,拿來就能用。但是用戶用瞭Android就自然會使用Google搜索,這樣用戶的搜索行為習慣,就自然而然從電腦轉移到瞭手機。有瞭移動端的搜索,Google的廣告模式就繼續得到順延。所以說Google做瞭一個Android並非完全奉獻,搜索背後帶來的廣告收益和大數據分析才是關鍵。
理解瞭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Google為何放任Android不管。因為短短五年時間,Android就帶來瞭10億用戶,這一數字還在不斷的增長之中。而這麼多用戶的搜索行為,必將帶來巨額的廣告收益。隻要用戶還在手機上使用Google搜索,Google就沒有必要做出改變,Android就隨他折騰去吧!至於各大OEM廠商開發的小米土豆番茄系統都沒有關系,隻要用戶仍然在Android生態系統內,廣告收益鏈就不會改變。
2、既然之前不管Android,為什麼現在又要統一界面瞭?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看看Android做瞭哪些工作。這次禁止修改的是Android Wear、Android Auto、Android TV三大系統,它們分別代表著目前最為火熱的可穿戴設備、車載系統設備和傢庭電視領域設備,這也是目前智能設備還沒有涉足的領域。而從三個行為場景分析來看,核心並非是用戶主動搜索,而是用戶的使用行為,行為背後就是大數據邏輯。因此,Google必須拋開之前的廣告收入,轉而在體驗上保持統一,從而獲取新用戶粘性。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你買瞭一個錘子系統的手表,進入車裡卻出來瞭一個三星手機車載界面,然後回到傢中,打開電視是MIUI系統,各有各自的功能和軟件商店,完全截然不同的使用習慣,這是絕對會讓你崩潰。你肯定會憤恨的說:太糟糕瞭,我要去買蘋果!對吧,之前的Android手機是單一使用場景沒有學習成本,而且用戶具備搜索需求。但是現在情況變瞭,多設備的協同需要的就是統一的界面和順暢的使用體驗。在這個背景下,
3、這並不代表碎片化的結束,而是代表Google正在試探新的營收模式
這次Google I/O透露出瞭一盤大旗,通過七大系統的並行式推進,和今年蘋果產品更新“大周期”的推進,按照“蘋果教育市場,安卓掃平市場”的邏輯,Android在未來三年內,在保持10億的規模的前提下依然會有爆炸式增長。不過這並不代表碎片化的結束,在過去手機單一使用環境下,Google嘗到瞭碎片化帶來的成果,未來幾年的轉型期,Google依然需要消化剩餘的“紅利”,所以這次Android L系統並沒有執行該政策。
不能適應改變就註定會被淘汰。前面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屍骨未寒,Google在原有單一的廣告收入模式也需要做出改變。從目前來看,Google軟件方面佈局大數據、雲計算,硬件方面重點推進無人駕駛汽車、可穿戴、模塊化手機、高速光纖項目,這些無疑都是在為下一次技術革命做準備。在Google“凡事必經測算”的原則下,這些項目目前都在不斷的推演之中。而再下一場技術革命之前,Google憑借大數據挖掘以及用戶行為收集已經占據瞭先機,剩下的就要看Larry Page對這些金礦的挖掘程度
無論Google操的是賣廣告的心,還是真的想讓Android變得更好。作為一個科技宅,海宏還是非常非常歡迎這個舉動的。未來幾年內,我在買智能手表時,就再也不用考慮是選擇錘子系統的還是小米系統的瞭,這對於處女座的我來說,沒有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Orignal From: [觀點]谷歌要對安卓碎片化出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