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央行對於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一視同仁,但包括一些打車軟件中使用的二維碼支付方式,沒有密碼認證,不能作為一種可信的支付方式廣泛推廣。
央行數據顯示,全國去年移動支付業務共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分別增長21.86%和317.5%。在移動支付中,依靠微信二維碼支付的打車軟 件異軍突起,看起來,出租車司機可以從中額外獲益,乘客也省錢,但在第六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上,飛天誠信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鄭相啟以自己的經歷表明:出 租車司機同樣擔心打車軟件的支付安全。
鄭相啟:出租車司機說,我為什麼綁定微信和支付寶?因為我有利益,但為瞭我的帳戶安全,要每兩天把帳戶中的錢挪走,因為他認為跟我的手機綁定帳戶不安全。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IC卡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介紹,目前,國內存在三種電子支付路線:商業銀行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包括打車軟件這 樣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路線,以及“通信運營商自身或者與中國銀聯合作的移動支付業務”。從央行角度,對待這三種路線一視同仁,給各方提供競技舞臺。但是, 監管機構已經意識到新參與者和新服務將會對支付業務帶來風險。
李曉楓:二維碼支付,成本低廉但不安全,所以沒有密碼認證的二維碼技術不可以作為可信支付技術在線下大范圍推廣。
在李曉楓看來,電商、社交移動支付路線會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方向也已經清晰。
李曉楓:促進移動金融服務與金融IC卡融合,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中國銀聯的NFC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為主導,第三方支付機構、地方性區域性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為補充,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
Orignal From: 二維碼不能作為可信支付方式大為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