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入侵將郵箱內的銀行賬號更改,12萬美元賬款順利被“調包”進入黑客賬戶。上海警方26日宣佈,這起利用黑客實施網絡詐騙的案件已告破,但此案提醒人們需防范新的網絡詐騙形式。
今年8月,上海警方接到某公司報案,稱該公司今年6月與上海某貿易公司達成一筆18萬美元的服裝進出口生意,匯款後向該公司電話詢問賬款到賬情況時,對方卻說沒收到尾款。
警方隨即介入調查,發現黑客早在6月就侵入雙方郵箱,並在8月10日篡改雙方郵箱中匯款銀行的賬號,導致本應匯入上海某貿易公司賬戶的12萬美元,匯入黑客賬號內。
上海警方稱,該案提醒廣大民眾,近階段網絡詐騙呈上升趨勢,並呈現一些新特點:
一是網絡遊戲裝備、虛擬貨幣等虛擬財產日漸成為網絡詐騙的侵害對象,如以低價銷售遊戲裝備為名騙取玩傢線下匯款,待得到錢款後即刻食言;在賬號買賣交易時發送帶有木馬的鏈接,致使買傢機器被感染,再通過技術手段重新掌握已交易遊戲賬號的密碼等信息,進行二次或多次買賣。
二是網絡購物詐騙日益增多,如以未收到貨款或提出要匯款到一定數額方能將以前的款項退還等各種理由,迫使被害人多次匯款;要求買傢先付一定數額訂金或保證金再發貨,利用買傢迫切想拿到貨物的心理再以種種理由誘使追加訂金。
三是針對學術論文的網絡新型詐騙,特別是利用高校學生畢業前要完成論文發表的需求,以幫助推薦發表論文為由騙取訂金,或在網上設立“克隆”論文網站,騙取學生交版面費。
警方提醒,要加強網絡詐騙防范,個人需註意不隨意運行、點擊陌生人發來的文件、鏈接,及時查殺病毒,盡量避免在網上提供傢庭住址、身份證號等重要個人信息;企業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安全制度做好日常轉賬等業務往來,在國際貿易往來中盡量不要將貿易憑證等重要信息通過互聯網進行未加密的明文傳輸,並及時進行事後電話確認、保留多種形式的憑證;政府、金融、教育、公共服務等機構網站要加強病毒防范、定時檢測、加強計算機使用的管理、規范和維護。
Orignal From: 黑客入侵篡改收款賬號 詐騙1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