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預裝軟件泛濫成災,廣大手機用戶備受困擾。預裝軟件不僅占內存、耗流量,還收集個人隱私和暗扣吸費,而且幾無卸載可能,被用戶形象地稱為手機“牛皮癬”。

  據央視報道,國內某互聯網機構曾經對蘋果、三星、聯想、HTC、LG、酷派、華為等10款相關型號的智能手機進行瞭預裝軟件的抽樣調查,結果沒有預裝軟件的手機品牌隻有3款。當下熱賣的三星Note 3手機中預裝的軟件有15款左右,在一款HTC手機中預裝軟件竟達48款之多。據國內一傢手機生產企業透露,其手機預裝的業務訂單已經排到瞭2014年,目前已經沒有空間預裝新的軟件瞭。

  一般來說,手機預裝軟件來自3個途徑。一是運營商向手機廠商定制時,要求手機內綁定自己的相關應用;二是手機出廠時,手機廠商預裝自傢或與之建立合作的第三方應用程序;三是在手機分銷過程中,代理商與軟件商合作刷機預裝軟件。在這當中,知名品牌手機廠商一般會選擇應用廣泛、知名度大的手機軟件進行預裝,且數量較少。問題往往出現在下面的二三級代理商。他們在拿到手機後會刷入多至幾十款各種類型的應用軟件。

  軟件商、手機廠商和代理商們對預裝軟件“樂此不疲”,是因為其背後的巨大利益。軟件廠商需憑借硬件終端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手機廠商和代理商們也樂見其成,為的是每預裝一個軟件可向軟件商收取8毛錢到5塊錢不等的推廣費用。業內人士透露,除瞭有預裝軟件激活收費的模式之外,還存在一種利益分成的模式,也就是軟件商在獲利之後,一般要進行三七比例的分成,其中七成利潤要付給軟件預裝方。於是在市場上就可以看到成本300元的山寨手機會以200元的價格銷售,“面粉價格高於面包”這樣吊詭的現象。

  與耗電、耗流量、占內存等影響手機體驗相比,手機預裝對用戶更大的威脅是暗扣吸費。被加入扣費代碼的軟件會悄悄地在後臺運行。由於這些惡意軟件每次的吸費數額較小,用戶不易察覺。

  手機預裝軟件另一個遭人詬病之處在於,其一旦被裝上就幾乎無法卸載。以應用最廣的安卓系統為例,安卓底層實際上就是一個開源的Linux系統。該系統會有一個名叫Root的超級用戶賬號,但手機廠商在手機出廠時並沒有提供給用戶該賬號的權限。因此,很多軟件用戶無法自行刪除。另一方面,為瞭不讓用戶隨意更改系統,手機廠商往往都會制定這樣的政策:一旦用戶通過其他方式獲取Root權限,刪除某些應用軟件,該手機將不再享受保修服務。於是,在這樣的政策下,手機軟件商、手機廠商和代理商形成瞭一個利益“閉環”,被裹挾在其中的是用戶的利益。

  推薦理由: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預裝軟件都一無是處,其中不乏高品質、實用的工具。但讓人不爽的一點是,這些無法刪除的預裝軟件,刪掉的卻是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為規范手機預裝軟件這一灰色產業,監管部門已有動作。工信部發佈的《關於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機廠商不得安裝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戶信息的軟件,以及給用戶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後果的軟件。“禁令”雖出,有專傢表達瞭自己的擔憂。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認為,解決手機預裝軟件問題需要多層治理,《通知》代表瞭政府監管部門的態度,同時也需要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去綜合解決。

  



Orignal From: 詳解:智能手機預裝軟件為何遭人詬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