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說誰是最黑的黑客,凱文·米特尼克當選幾乎毫無爭議。他是首個被聯邦調查局(FBI)通緝的電腦黑客,以全美十大通緝犯的身份登上《時代》封面;他十幾歲時就入侵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在被關進監獄後,美國政府還認定,他隻要一根電話線就能引爆核戰爭。



黑客米特尼克:多次耍FBI 終被高手黑客



凱文·米特尼克 50歲 第一個被FBI通緝的黑客,被稱為“頭號電腦駭客”,曾入侵北美防空指揮系統,現職業是網絡安全咨詢師。



黑客米特尼克:多次耍FBI 終被高手黑客



阿德裡安·拉莫 入侵《紐約時報》、微軟,被判6.5萬美元罰金和兩年緩刑



黑客米特尼克:多次耍FBI 終被高手黑客



羅伯特·莫裡斯基克 首個通過網絡傳播蠕蟲病毒者,被判3年緩刑和1萬美元罰金



黑客米特尼克:多次耍FBI 終被高手黑客



喬納森·詹姆斯 攻擊美國防部下屬機構和美航天局,並入獄



黑帽黑客



黑帽子黑客通過入侵系統破壞程序,還利用技術來進行網絡犯罪,例如,盜取銀行賬號,從網上竊取資源和信息,以破壞網絡來賺錢。



15歲入侵空防指揮系統



如果說誰是最黑的黑客,凱文·米特尼克當選幾乎毫無爭議。他是首個被聯邦調查局(FBI)通緝的電腦黑客,以全美十大通緝犯的身份登上《時代》封面;他十幾歲時就入侵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在被關進監獄後,美國政府還認定,他隻要一根電話線就能引爆核戰爭。



不過那些都是老皇歷瞭。現在的米特尼克已改邪歸正,由黑變白。提到對年輕黑客的建議,他的回答是:“不要走我的老路,不要違法。”



米特尼克的黑客生涯起源於少年時的惡作劇,他對電腦有超乎尋常的興趣,媒體形容電腦與他的靈魂似乎有條臍帶相連。



中學時他遇到瞭一個無線電愛好者,學會瞭入侵電話公司系統。米特尼克開始玩起瞭惡作劇,將朋友的電話改成付費電話,每次有人撥過去,就會聽到,“請先投入25美分。”



米特尼克愈發著迷於這種惡作劇,他用打工的錢買瞭電腦。那時電腦還沒普及,法律對於如何界定黑客也很模糊,他經常修改老師的電腦密碼,不僅沒受責備,還被認為天才。



15歲那年,米特尼克悄悄溜進瞭“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翻遍瞭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核彈頭資料,然後他又悄無聲息地溜瞭出來。



美國一位軍事情報專傢說,如果當時米特尼克把這些情報賣給前蘇聯,至少能得到50萬美元,而美國則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重新部署指揮系統。米特尼克這麼做隻是為瞭和小夥伴吹噓。



多次耍FBI終被高手擒



這之後不久,米特尼克又黑進瞭美國一傢公司的通訊網絡,他更改瞭不少名人的電話號碼和地址。電話公司起初以為系統出瞭問題,後來才發現被入侵瞭。於是,米特尼克就被FBI盯上瞭,盡管他渾然不知。



接二連三的成功令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他開始進入FBI的系統,去窺探“秘密中的秘密”。有一天,當他赫然發現被調查者正是自己。於是他每天查閱案情進展,還把一些FBI特工的身份改成瞭罪犯,很快,他就被抓住瞭。



那時候還沒有對網絡犯罪的判刑先例,於是16歲的他被送進瞭少管所,很快就出來瞭。“我當時對這個遊戲上瞭癮,”米特尼克說,“我覺得非常刺激,感覺像是走迷宮,怎樣想辦法繞過障礙。”他沒有收手,五角大樓、摩托羅拉、諾基亞……都成為他的入侵對象。



1988年他再次入獄。米特尼克說,他所有的入侵行為都不是為瞭獲利,他也沒有從中獲利。但FBI則表示,他的行為造成瞭數十億美元損失。不管怎樣,當他出獄時,FBI認定,他是一個潛在的威脅,隻有把他關到監獄中才安全。



1993年,米特尼克趕在FBI抓捕前逃之夭夭,從此開始瞭長達兩年的“貓鼠遊戲”。同樣是利用電話,他成功掌握瞭FBI探員的行蹤,總是能夠棋高一著,他甚至在FBI去寓所抓捕他時,留下一些提示。1994年,他成為《時代》的封面人物,媒體形容他是一個“能夠隨時發動電腦戰爭的超人。”



FBI對他也束手無策,最後是另一名黑客高手將凱文送進瞭監獄。那是1994年聖誕節,米特尼克向聖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發起攻擊。這一次,他惹惱瞭該中心的日裔美籍計算機專傢下村勉。下村也是電腦天才,當數據和文件被盜後,下村震怒瞭,決心幫助FBI。兩人開始瞭天才間的戰鬥,下村終於在1995年情人節,追蹤到米特尼克的行蹤,並通知FBI將其抓捕。



聯邦法院以25宗罪名起訴凱文。凱文在獄中呆瞭五年,其間曾改造瞭一部收音機,用於監聽獄警們的談話。



改邪歸正成安全專傢



2000年,凱文終於獲得假釋機會,可以出獄,條件是3年內不準接觸一切上網設備,且至少7年內不準談論黑客技術。



這對米特尼克而言,無異於比坐牢還要痛苦。但他很快發現,自己完全可以走另一條光明正大的道路,聯邦政府找他來幫忙測試政府網絡系統,當禁令到期後,很多公司邀請他去做安全方面演講。



如今,50歲的凱文已經由黑變白,他對自己的介紹是:安全咨詢師、公共演講傢、作傢。他開辦瞭網絡安全公司,全世界巡回演講,還出瞭3本書。



2011年他的著作《無線幽靈》登上瞭《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當記者調侃他是不是黑進瞭《紐約時報》的系統,讓自己的書登上暢銷排行榜?



米特尼克幽默地答道,“如果是那樣,我一定得到瞭《紐約時報》授權。”回顧人生,他說,“我現在做的事情,和送我入獄的事情幾乎一樣,隻是,我得到瞭對方的授權。要用你的力量去做好事,而不是去作惡。”



對話



黑客的職業五花八門



成立於1981年的混亂計算機俱樂部(CCC)是目前歐洲最大的黑客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黑客組織之一。CCC的成員甚至為德國政府提供咨詢,以找出主流科技的安全漏洞著稱。CCC組織成員接受瞭新京報記者的采訪,講述黑客的秘密。



新京報:CCC的成員,是白帽黑客還是黑帽黑客?



CCC:我們的成員都認為自己是白帽黑客。我們希望,所有CCC成員,都能遵守黑客倫理,即“共享、開放、分權、自由訪問電腦、讓世界更美好。”



私人數據應該得到保護,那些充滿惡意企圖的黑客,CCC是不歡迎的。照我們的理解,黑客是一種全新的、充滿創造力的行為。我們用此前從沒人教過我們的方式豐富世界,創造出優美的藝術,找出不被註意的系統漏洞。



新京報:黑客以何為生?



CCC:黑客的職業其實是五花八門的,從程序員、網頁設計師、工程師、律師、系統管理員到學生、教師等等。有人會以此為生,比如在網絡公司做一些入侵測試或者咨詢工作。



新京報:你們如何避免違反法律?



CCC:最近,德國政府已經邀請CCC的成員作為專傢去參加議會聽證會瞭。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即使我們的意圖是建設性,我們有時候也會遭遇到法律困境。比如,有的系統是法律禁止我們進入的,這時黑客就會面臨被法官定義為罪犯的風險,即使他的意圖是建設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會在法庭上抗爭,爭取我們的權利,去公開我們已經發現的安全漏洞。



新京報:黑客能給社會帶來什麼好處?



CCC:分析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找出問題,然後促使問題得到解決,應該是那些掌握電腦技術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須承認,有很多隱患會被利用,對個人造成不便。我們的目標就是及早發現和指出這些缺陷,使系統在被人加以利用前就得到改進。



新京報:美國黑客和歐洲黑客有什麼區別嗎?



CCC:我們認為,將黑客按照地域進行劃分是不對的,正如黑客準則中提到的那樣,一個人不應該因他的外貌、年齡、種族、性別或者職位來被評價。





Orignal From: 黑客米特尼克:多次耍FBI 終被高手黑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