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川發現首例恐龍遊泳足跡:不就是狗刨式嘛...

2013年4月9日,中外古生物學者宣佈,他們在四川省西南部,大涼山腹心地帶的昭覺縣,發現瞭中國首例確鑿的肉食龍遊泳足跡。這類足跡目前在全球僅發現數例,亞洲尚無記錄。同時發現的還有一罕見的,包括多種植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的足跡組合。

化石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學者張建平、邢立達,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恐龍足跡博物館馬丁·洛克利,甘肅地質博物館李大慶等專傢學者在《科學通報》(英文版)上撰文描述瞭這批珍貴的標本,並對記者講述瞭這個重要發現背後的曲折故事。

支格阿魯的馬蹄印?

2003年7月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打破瞭昭覺縣文物管理所的寧靜,這位造訪者名叫楊昌華,是昭覺縣三比羅呷銅礦管理辦公室主任。正是他為文物管理所俄比解放所長帶來瞭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在采礦的過程中,礦工在一個新暴露出來的,約1500平方米的泥質粉砂巖層面上發現瞭數百個奇特的凹坑,這些凹坑大小不等,組成瞭至少12條行跡。究竟這些凹坑是什麼呢?俄比解放對此產生瞭濃厚的興趣。幾乎從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弄清它們的來歷。於是,他很快便開始走訪三比羅呷銅礦的礦工以及附近鄉村的居民,瞭解相關信息。

當地的居民告訴俄比解放,這些凹坑並不罕見,此前在周邊也曾見過。有人認為可能是吃人的大腳怪獸的腳印,更多人則認為這是支格阿魯的坐騎黑馬所留下的蹄印。支格阿魯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人物,被視為無所不能的彝族先祖。關於他的神話故事在彝族民間可謂傢喻戶曉、婦孺皆知。因此,許多地方出現的不明印痕都被人們歸結為支格阿魯騎馬留下的腳印,這在彝族地區屢見不鮮。

這個謎底一直等到2006年2月才被揭開,已故古生物學傢,成都理工大學的李奎教授應俄比解放邀請,來到昭覺縣對這些遠古腳印化石進行實地鑒定,初步斷定為侏羅紀的蜥腳類等恐龍腳印化石。

化石毀於一夜之間

然而,就在李奎教授等學者準備開展研究時,這批中國西南最壯麗的恐龍足跡群竟在一夜之間被開礦炸毀,令人痛心不已。等俄比解放等人趕赴現場,整個化石點幾乎被破壞殆盡,不論礦廠是有意或無意,這批遠古生靈留給人類的精美化石已不可再生。

2012年,在俄比解放的帶領下,年輕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帶領其團隊來到瞭化石點。邢立達近年來醉心研究和保護恐龍足跡,已經研究瞭中國數十餘處恐龍足跡點。在斷壁碎石中,邢立達和俄比解放艱難地尋找著殘留的恐龍足跡。巖面的坡度接近60度,對考古工作者來說,這是一個難以無法逾越的障礙,更令人擔心的是,礦山此時仍正在爆破,危險無處不在。但邢立達很快就有瞭發現,在化石點下部一角處,他找到瞭幾個翼龍足跡和植食性恐龍的腳印,而俄比解放則在礦山後面的另一個巖面上發現瞭更多的足跡。

“昭覺縣再次發現大量恐龍腳印化石!”俄比解放興奮不已,此次考察新發現的足跡包括翼龍,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覆盾甲龍類等。這些腳印的主人生活在距今1億年的白堊紀時期,這麼多種類的恐龍腳印在同一巖層上出現,全國罕見。

此時,化石的保護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為此,邢立達寫信給昭覺縣領導,俄比解放也向縣委、縣政府反映,呼籲這批遺跡應納入當地自然遺產資源保護利用規劃,需及時得以保護,為下一步的研究與開發做好準備,從中期前景看,該化石點對遠古生物的研究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可喜的是,昭覺縣已經立即要求礦老板停止對附近山石的爆破。

肉食恐龍遊泳是狗刨式

“當時礦區正在爆破,為瞭盡快給恐龍足跡留檔,我們的時間非常緊迫。就在這種山窮水盡的境地下,我忽地眼前一亮,出現在眼前的竟然是一道極其奇怪的足跡,每個足跡都由三道長長的、平行的爪痕組成,沿著巖壁一路往上。這是典型的肉食恐龍遊泳跡!”邢立達回憶道,“這是中國首次發現這種足跡,對古生態,古行為學的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恐龍會不會遊泳?是古生物學界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肉食恐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恐水性”的,無數的科普材料無不這樣寫著:在被某肉食龍追殺中的某某龍,急中生智跳入河水,肉食龍追到岸邊,隻能幹瞪眼瞭。直到2007年,美國古生物學傢才真正找到肉食龍能遊泳的證據。但這類標本非常稀少。

“我們曾在河北赤城地區發現過類似的足跡,但標本很少,且不清晰,這次的發現不同以往,它非常確切地表明瞭肉食恐龍會遊泳!”邢立達如是說。

那麼,這些肉食龍是如何遊泳的呢?馬丁·洛克利指出,從足跡判斷,它們應該是通過後肢的交替運動,雙腿像槳一樣提供推力,這有些類似於現生的靠雙足行走的動物,比如水鳥。很可能和小狗會遊泳一樣,這也是肉食龍與生俱來的本領。

張建平教授告訴記者,從足跡來推斷,造跡者的臀部高度大約是0.9米,基於肉食龍的遊泳方式,這也是水的大致深度;而有趣的是,相鄰不遠處,發現有“正常行走”的肉食龍足跡,這很可能表明古岸邊和水體的分界。

“此次發現的重要意義,恰是突出瞭恐龍足跡學的作用,論文對古環境進行瞭相當有趣的推斷。”知名恐龍足跡學傢,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李建軍研究員評價說。

著名足跡學傢,波蘭地質研究所的傑爾林斯基教授則高度評價此次發現:“這個恐龍足跡的組合非常有趣,肉食性的獸腳類,植食性的鳥腳類,蜥腳類同時發現,這是極為罕見的!而獸腳類的遊泳跡則將使我們對恐龍生理和身體機能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同時也使我們更加瞭解恐龍到底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之中。”

獸腳類恐龍的遊泳足跡

▲考察隊員在化石點考察

▲考察隊員在化石點考察

▲考察隊員在給化石制作模型



Orignal From: 四川發現首例恐龍遊泳足跡:不就是狗刨式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