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著名的物理學傢愛因斯坦其實不僅是個隻鉆研宇宙學的科學傢,除瞭時空和空間理論外,愛因斯坦也研究過地質,通過業餘時間他研究瞭河流侵蝕理論,提出瞭相關力學研究見解。通常情況下,我們知道愛因斯坦關於狹義相對論等空間理論的論文,很多人都不知道愛因斯坦還發表過一篇關於化學和佈朗運動的研究文章。早在1926年,愛因斯坦對巴爾定律進行瞭驗證性研究,在此基礎上發表瞭一篇文獻。
愛因斯坦研究的巴爾定律主要揭示瞭南北半球河流受侵蝕方向不同之謎
馮·巴爾花瞭畢生精力對胚胎學進行瞭研究,揭示瞭從鳥類到人類等物種的演化進程,他發現在生長的不同階段,不同生物體的胚胎看上去都非常相似,從根本上說,他啟動瞭胚胎學領域的研究。但是他也花瞭一些時間研究地質,提出瞭河流的侵蝕理論,巴爾定律在河流中的體現與科裡奧利效應相當,這項研究表明運動位移較大的物體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說明北半球運動的物體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可出現向右邊偏轉的現象,南半球則相反。
通過對巴爾定律的研究,愛因斯坦對地球自轉偏向力有瞭進一步的認識。對北半球和南半球不同走向的河流分析,南半球河流的左岸將受到科裡奧利力的作用,因而會產生更大的侵蝕,與此相反,北半球的河流則在右岸出現較大的侵蝕效應。雖然巴爾定律可以解釋問題的形成原因,但人們並不明白其中的力學原理,對此愛因斯坦在論文中指出沿著河流底部流淌的水產生摩擦效應,使其速度減慢,底部泥沙受到壓力梯度作用,在河道一邊被侵蝕後,河道底部又出現泥沙重新分佈現象。
Orignal From: 揭秘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研究:驗證巴爾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