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子手機T1自發佈以來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上,其熱度甚至超過一度是眾人焦點的小米手機。而在小米手機陣營中,數小米3與老羅的錘子手機最具可比性,一個是“為發燒而生”的小米,一個是老羅“認真”做出來的錘子手機,究竟誰更勝一籌?來看錘子手機T1與小米3的詳細對比評測。
評測前,先來瞭解一下錘子手機T1與小米3的具體配置情況。
說到外觀設計,小米3的問世得到非議無數,就其原因並非它毫無細節可言,也不是沒有細心雕琢。隻不過它在視覺上沒能給期待者足夠的沖擊力。錘子手機T1在發佈會上搬出明星理念,將前蘋果工業設計師請出山,為己而用,從這點來看確實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但從它身上我們看到瞭太多iPhone的影子,所以揭開如山真面之後也並非有太多新鮮感。
錘子手機T1/小米3
正面看上去,兩款手機有著不同的感覺。細節方面錘子手機T1沒有在正面沒有亮明身份,而小米3則將“MI”烙印在機身正面左上角。
從個人多年使用感受來說,還是沒法脫離實體按鍵的使用習慣。虛擬按鍵總給我一種“不踏實”的感覺。這點錘子手機T1做到瞭,但按鍵手感差強人意,按鍵上下縫隙略大,導致按下去時會有松懈、不牢固的感覺,希望隻是工程樣機的緣故,量產後會得以改善。手感方面,過硬總比過軟要來的討巧,錘子手機T1屬於前者,回饋力度和鍵程也適中,這點算是回分項。
背部設計,小米3大傢算得上很熟悉瞭,筆直的塑料背板雖然加入暗光打磨,但它也隻是起到瞭降低指紋沾染的作用,美觀談不上。而錘子手機T1的大部分功力其實是花在瞭背部方面,3D打磨技術令它看上去流光溢彩,並且我在手裡的舒適度也得到大大的提升,中央偏上的黃金位置潛入Smartisan的“錘子”LOGO,從而增進品牌識別度。
錘子手機T1
錘子手機T1
錘子手機T1
錘子手機T1
在一體式機身才能證明工業設計水準的年代,老羅“筆下”的錘子手機T1打破常規。在iPhone引領的側邊卡槽設計的年代,老羅“筆下”的錘子手機T1打破常規。雖然可開啟口蓋,但別具匠心的錘子手機T1一改常規將其設計在機身內部,可能有人說這與許多可開啟後蓋的手機沒有什麼不同,但巧妙的是錘子手機T1需要用螺絲將其擰開,然後向上推開後蓋。有利有弊,在提升整體格調的同時也不乏降低瞭便利性,外出在外,當你想要打開後蓋更換手機時,還需要帶著隨機配送的螺絲刀。更為尷尬的是,細小的螺絲如果不慎跌落,能被找到的幾率極低,筆者就碰到過此窘境,好在還附送被用螺絲。
錘子手機T1
小米3
握持感方面,筆者確實很喜歡錘子手機T1給我帶來的感覺,雖然在厚度方面跟小米3無法抗衡,並且重量也相對來說更敦實。正因如此,再加上3D打磨的玻璃背板,手感上非常出色。相信有蘋果情結的人拿錘子手機T1在手裡會有種找回當時手握iPhone4的感覺,對於國產手機來說,錘子手機T1稱為手感王,不為過。
優勢:
錘子手機T1:1.3D打磨玻璃背板質感十足2.握持感出色
小米3:1.暗光磨砂背板能有效阻擋指紋沾染2.兩側弧形設計降低摩擦感
不足:
錘子手機T1:1.背板易沾染指紋2.四角極容易容易磨花
小米3:1.大改款機型外觀轉變欠缺新意2.按鍵手感欠佳
同樣都很註重屏幕顯示品質,同樣是1920x1080像素屏幕。錘子手機T1ppi達到445,小米3是441ppi,這樣的數據在國產手機中算的上是中上遊,因為畢竟有2K屏在前面領跑。那究竟這兩款手機在屏幕顯示方面表現如何呢?通過下面的具體對比來找尋答案吧。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三原色測試環節,兩款手機均表現出不俗的品質,隻不過在紅色環節中,錘子手機T1的飽和度更高一些。這代表它在呈現紅色元素多的照片時會更加艷麗,弊端是在冷色系照片中出現偏色或者泛紅的情況。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兩款手機在色彩過度方面驚人的相似,並且均沒有出現過度生硬的情況。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錘子手機T1(上)/小米3(下)
從樣張中不難看出,兩款手機在顏色渲染和細節處理上的功底都很深厚,錘子手機T1的表現也如之前判斷的那樣,紅色樣張中表現的更為艷麗,顏色飽和度很高。但到瞭冷色系照片中,則有輕微泛黃情況出現。
錘子手機T1
小米3
可視角度,在幾乎相同的角度下小米3看上去更為出色一些,錘子手機T1則出現瞭輕微偏色和屏幕變暗的情況。
老羅在兩場發佈會中都提到:系統才是一款成功產品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老羅會在錘子手機T1的發佈會上說系統介紹環節時間把控的太緊,以至於不過癮的原因。小米3之所以成功,出色的營銷理念和價格定位是一方面,更多的也是因為它將深度定制做的比他傢都深度。以至於令使用者可以在某些時候有種脫離Android的錯覺,但大方向依然不變。SmartisanOS雖然也是基於Android深度定制,但從中真的看到老羅的用心之處。
錘子手機T1/小米3
解鎖就有著天壤之別,MIUIV5為四項滑動模式,而SmartisanOS為向上滑動,另外各項快捷激活鍵都被分別劃分開來。
錘子手機T1/小米3
主界面也是如此,MIUIV5還是會找到不少Android的影子。但SmartisanOS則被老羅搞的“面目全非”,除非你在系統設置中開啟原生Android界面,否則第一次上手的人肯定會認為又有個新操作系統來“搗亂”瞭。從9宮格、16宮格再到81宮格,滿足瞭無數整理癖和強迫癥換證所需。在這方面的確非常人性化。
錘子手機T1/小米3
下拉快捷操作欄部分,兩個操作系統都將常用設置融入其中,有的區別隻是配色方案不同。
錘子手機T1
小米3
通話界面沒有什麼過多特別之處,短息部分MIUIV5趨於傳統,SmartisanOS雖然也難逃定律,但定時發送功能還是非常實用的,為健忘癥和瑣事纏身的人解決瞭一大難題。
錘子手機T1/小米3
設置欄方面,SmartisanOS沒有像MIUIV5一樣加入快捷設置這個單元,有些遺憾。但許多新穎設置還是比較吸引人眼球的,在這裡筆者要說,具體SmartisanOS評測將在稍後推出,想要進一步瞭解和體驗的,不妨緊密關註一下。
總結:兩款操作系統都算的上是精品,MIUIV5的成熟度已經是有目共睹,並且多年來積攢的經驗和良好口碑是通過腳踏實地得來的。但SmartisanOS的華麗與面面俱到也是大傢看在眼裡的,從人性化與新鮮程度來說,SmartisanOS占盡先機。
由於小米3測試機為中國移動定制版,所以CPU為NvidiaTegra4,而錘子手機T1為大傢熟知的高通驍龍801處理器。NvidiaTegra4以低數據,高性能著稱,高通驍龍801則是駭人的數據與強悍的性能自居。那麼兩款手機在性能表現上誰更出色一些呢?
錘子手機T1/小米3
錘子手機T1/小米3
錘子手機T1
小米3
安兔兔跑分結果來看,高通驍龍801的確領先NvidiaTegra4之上,隻是不知道這麼高的性能帶來的功耗,2700毫安的錘子手機T1能否吃得消,是不是也正因如此老羅才去做外置背板電池配件的呢?在測試硬件加速上,兩機的水平還是很接近,錘子手機T1峰值達到59幀每秒,小米3則為60.0幀每秒。兩款手機在跑分結果上有著差距,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兩者均表現出不俗的成績,程序響應速度和運行能力都算的上是良品。一天評測下來錘子手機T1比小米3要多掉電8%左右。
同為1300萬級別鏡頭,老羅卻強調自傢鏡頭像素隻有1278萬。這些矯情的語句我們拋開不管,實際的測試才能真的體現出問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真的是不是有老羅所吹噓的那麼神乎其神,富士康公司的調校真的能夠那麼明顯嗎?
錘子手機T1
小米3
從逆光拍攝的情況來看,錘子手機T1和小米3在控光能力上都表現的相當出眾,首先沒有出現對焦後感光不準的情況,並且由於光線充足的緣故,周圍環境細節非常明顯,兩款手機在細節詮釋上也都很到位。
錘子手機T1
小米3
順光是比較考驗手機對焦後測光源的能力的,二者在這方面同樣發揮出瞭不俗的表現。顏色還原度非常高,並且對於細節的把控也很到位。
錘子手機T1
小米3
微距拍攝,首先要說細節表現,兩款手機都能將細節和色彩還原的很高,但在背景虛化過度方面,筆者認為錘子手機T1更為出色一些,因為過度的沒有小米3那樣生硬,而是選擇漸變方式。
錘子手機T1
小米3
夜拍是最考驗一款手機成像能力和感光元器件功底的時候。從樣張表現上來看,錘子手機T1暗部噪點的控制和光線的收集和把控都比小米3要來的更加穩定一些。小米3在暗處出現過多噪點不說,霓虹燈的發散光線也沒有有效的控制好,導致有些模糊和拉線的情況出現。
總結:沒有一部手機是十全十美的,外觀出眾的錘子手機T1在一些小細節上仍讓需要努力,當然這些瑕疵並非是它的死穴,實體按鍵手感增強、按鍵縫隙過大、開啟後蓋程序繁瑣、後蓋易磨等都是它身上的小毛病,小米3與錘子手機T1有一年之隔,性能與設計理念上存在差距是可以理解的,在此其實筆者也更期待小米4的新鮮出爐,想必那時雷軍策劃已久的戰役才真正展開吧,畢竟強敵愈來愈多瞭。
Orignal From: 錘子手機T1與小米3終極對比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