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5日消息,科學日報報道,人類的淋巴系統是非常重要但科學傢們卻知之甚少的循環系統,它包含遍佈全身的細小血管。這種“排水管道”網絡幫助抵抗感染並阻止腫脹,後者在某些疾病或創傷影響正常淋巴功能時會發生。慢性疼痛是名為淋巴水腫的、無比疼痛卻無法治愈的病的特征,淋巴水腫常發生在癌癥治療之後,它會導致四肢和其它身體部位非常難看。
在慢性疼痛發生之前盡早檢測淋巴水腫可以讓病人獲得更好的結果,但是早期診斷面臨的主要障礙是缺少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以檢測這些小血管。近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分校醫學院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研究小組研發瞭一種新的科技,可以無創性的對人體淋巴系統進行成像。熒光染料、一種商業可得的激光二極管以及軍用級別的夜視設備被用於淋巴毛細管的可視化。
▲對患有淋巴水腫的病人下腿進行的淋巴近紅外熒光成像
從臨床角度說,這項設備極大地提高瞭病人照護,因為它使得即使非常小的血管也可以成像,且可以定量測量整個淋巴系統的流體流動——利用目前的科技這兩種測量是無法實現的。
6月8日至13日即將在美國加州聖何塞召開的CLEO會上,UTHealth的科學傢約翰·拉斯馬森(John Rasmussen)將細節描述他們是如何將這種名為近紅外熒光淋巴顯像(NIRFLI)的技術從試驗研發發展到各種臨床應用。“我們預感這種淋巴系統可視化的能力將提供很多機會,革命化淋巴疾病的關懷。”拉斯馬森這樣說道。
為什麼人體淋巴系統的成像如此困難?
淋巴系統成像的主要問題在於小的淋巴管裡充滿瞭淋巴液,這種清澈的液體缺少自然對比度因此無法在CT掃描儀或者MRIs等設備上顯示。雖然有人提議向淋巴管裡註射染料或者其它對比“溶劑”以變得更可見,但淋巴管非常難找到且因為太小以至於無法註射針頭。
現存的技術淋巴顯像主要是通過朝皮下註射放射性化合物後對淋巴系統進行成像。然而淋巴顯像技術拍攝一張粒狀圖片一般需要20至45分鐘,且隻能對最大的淋巴管進行成像,較小的淋巴管則相對不可見。此外,由於拍攝圖片所需時間較長,它無法實時的捕捉系統裡液體流動。
拉斯馬森將在會上細節描述他們是如何應用這種名為近紅外熒光淋巴顯像(NIRFLI)的技術定量測量淋巴結構和液體的流動,包括非常精細的淋巴管——這是相對淋巴顯像技術極大地提高。此外,NIRFLI將更安全,價格也不那麼昂貴。
為瞭獲得淋巴系統的圖像,NIRFLI使用瞭吲哚菁綠(一種用作試驗肝臟排泄能力的染料),它被少量註射入病人的皮膚。這種染料會被淋巴系統吸收,當被激光二極管照射時,它將釋放出熒光,設備將利用軍用級別的圖像增強器——夜視鏡的主要組成部分——將它放大並利用商業CCD數字照相機將它拍攝下來。
這種圖像增強器使得較小淋巴管的可視化變為可能,通過拍攝一系列照片,科學傢們可以產生視頻展示淋巴系統裡液體的流動。拉斯馬森表示NIRFLI短期的前景便是診斷和檢測淋巴水腫的治療,它也可能可以幫助外科醫生鑒別和移除淋巴結。
“利用這些圖片和視頻,我們可以鑒別一系列與淋巴管有關的疾病和紊亂中表現異常的淋巴結構和功能。”拉斯馬森說道。“這項技術帶來瞭無限的可能性,我們現在隻發現瞭皮毛而已。”
Orignal From: 用激光看透你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