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WiFi路由器成為清明節祭品…

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過今天全國大部倒是天氣不錯,是人們外出祭祖的好時機。

敬獻鮮花,燒些紙錢等等都是比較傳統方式,當然,追溯到古時候的祭祖禮儀就更繁復莊重瞭。隻是隨著這幾年消費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清明節祭祖的方式也有瞭一些改變。

《楚天都市報》報道,冥版WiFi路由器等時髦的產品和紙錢一道,成為瞭新的祭品。一些陵園賣祭品的商傢真是頗具與時俱進思維。提到購買理由時,一位女士表示:

“奶奶生前沒玩過電腦,那些老祭品太常見瞭。買個WiFi路由器,老人可以上網解悶,覺得很有意思。”

而商傢則表示,WiFi路由器等新潮祭品賣得不錯,年輕人很喜歡,老人則沒什麼興趣。

事實上,在早些時候,就已經看到有iPhoneiPad模型成為祭品的例子。如果說WiFi路由器、iPhone、iPad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產品沒有什麼異樣的話,那麼這些物件成為祭品想必就成瞭一件比較有趣,或者值得討論的事情瞭。

因此,有民俗專傢指出,祭祀先人時應帶著一種神聖感,要避免將儀式庸俗化。若是按照孔子的思想,現在的社會早已經是禮崩樂壞瞭。但祭祀先人也確實是應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過把新潮的路由器祭品稱之為庸俗化則有些過瞭,當然,伴隨著路由器等祭品出現的,還有香車寶馬、豪宅美女、乃至於護照都成為瞭祭品。

與這些祭品一道,科技浪潮下的消費電子品成為祭品,其實都是物質進步、科技進步、消費電子品發展的側寫。在這其中,直接的推動力量還是那些精明的商人。

按照中國古禮,祭祀也先人當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也就是說,在祭祀的時候,要當做先人就在眼前,並無生死之分。這種觀念或許就是給先人燒紙錢的原因,而路由器、手機等產品說起來也不過是紙錢的一個變種,對於我國重視的傢庭宗族觀念也並不算抵觸。如那位女士所想,燒路由器給泉下親人,隻是單純地希望親人“上網解悶”,也算是一片孝心。

從形式上來說,路由器等科技產品成為祭品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就像現在的紙錢均已人民幣為藍本一樣,這並無不妥。隻是在祭祖方式上,燒祭品總歸是不環保,並且存在火災隱患的,以往每年清明總有因為燒祭品釀成火災的新聞出現。

而那些早在前些年就興起網上祭祀網站也算是“互聯網思維”的早期踐行者,省時省事,環保便捷,尊重客戶需求都可以與時下大熱的“互聯網思維”掛鉤。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網上祭祖不會堵車。

在清明節祭祖這樣一個形式大於內容,精神大於實質的傳統裡,維系這種傢庭宗族傳統的東西可以是墓碑前一束鮮花,是路由器焚燒過的一抹揚灰,也可以是網站上的幾句祭文。

至於以後的祭祖形式,也許會更科技化一些,比如微博網友bitinn提到的:

“墓碑設計:內置3G卡提供WiFi熱點,然後上面設計個點贊按鈕。”



Orignal From: 當WiFi路由器成為清明節祭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