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火星的前奏:美宇航局2021登陸三顆小行星

[摘要]美國宇航局將在2020年代執行小行星捕捉計劃,2021年派遣宇航員登陸小行星,目前已經選出三顆目標小行星,直徑在7至10米左右。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將在下一個十年內進行一項史無前例的空間探索計劃,對小行星進行捕獲並派遣宇航員登陸小行星進行探索,本項計劃將在2020年代完成,為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目前,美國宇航局已經開展對小行星的觀測和篩選工作,科學傢們需要在龐大的小行星群中選擇值得探索的小行星,其不僅要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也需要有經濟價值,但小行星的體積並不大,研究人員認為捕獲的小行星直徑大約在7至10米左右,將小行星捕獲後需要拖回地月系的軌道上,因此科學傢需要對小行星的軌道進行精確計算,避免發生碰撞等事故。

▲宇航員登陸小行星的想象圖,2021派遣宇航員登陸小行星並采樣返回宇航員登陸小行星的想象圖,2021派遣宇航員登陸小行星並采樣返回。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任務時間表,捕獲小行星後將派遣宇航員登陸小行星,時間點大約在2021年左右,對此美國宇航局正在打造未來太空發射系統和“獵戶座”多用途載人飛船,這兩項空間交通平臺可以為小行星登陸計劃提供充足的資源,目前科學傢已經選擇瞭三個適合探索的小行星,其中有一顆將成為我們未來10年的探索目標。

捕獲小行星的裝置是一種空間機器人,從外形上看類似一種巨型“袋子”,可以將小行星裝入“容器”內,並帶回地球附近。而負責宇航員運輸的是獵戶座飛船,該型飛船與阿波羅飛船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可以容納更多的宇航員,而且比阿波羅飛船要先進很多。

獵戶座飛船在執行完登陸小行星任務後將返回地球,其著陸方式與目前使用的聯盟飛船不同,前者濺落在海面上,而聯盟飛船則降落在陸地上。科學傢設想中的載人登陸小行星時間為2021年,為此奧巴馬總統將在2014年度財政計劃中撥款115億美元用於該計劃的執行。

對小行星進行調查探索的目的是主動發現小行星,獲得這一技術後可增加我們發現小行星的概率,避免類似俄羅斯隕石襲擊事件的發生,甚至是提高(危險)小行星飛掠/撞擊的預警時間。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稱NASA準備在2030年代載人登陸火星,而小行星捕獲計劃可以為此提供幫助。



Orignal From: 去火星的前奏:美宇航局2021登陸三顆小行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