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目前距離發生在1986年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已經過去近30年時間,不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這場事故對於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並未消退,甚至是永久性的。
SlashGear網站刊載報道稱,一支來自南卡羅萊納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所泄露的輻射已經導致周邊區域的為生物生態系統產生異變。
小組研究發現,原本負責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真菌和一些昆蟲目前並沒有很好的完成大自然交給它們的任務,測算顯示切爾諾貝利受輻射影響地區的樹葉在掉落後1年時間內仍能夠保持50%以上的原貌,分解率僅為40%左右,而其它正常地區落葉的分解率則高達70%-90%。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結果十分令人擔憂,原因在於植物屍體無法被分解就意味著土壤無法得到更多的養分,長久下來當地的微生物生態環境便會被徹底打亂,導致生態災難。
同時,過多的枯木、落葉積壓也增加瞭爆發山火的可能性。
研究者認為,切爾諾貝利事故對於人類開發自然的工作來說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如果不能對自然能源善加利用,那麼類似的情況就還會發生。
▲切爾諾貝利地區死亡的紅樹林
▲懸掛的植物測試樣本
▲研究人員根據植物樣本測出的切爾諾貝利地區輻射分佈圖
Orignal From: 新發現:切爾諾貝利核泄露致植物死而不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