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年的畢業季,馬上來臨,但是對於部分正在北京找工作的人來說突然面臨當頭一棒:因為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市人 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一項政策,“應屆畢業生本科生不超過24歲、碩士生不超過27歲、博士生不超過35歲,超過這個年齡限制的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將不能夠留京。”消息一出,網友在微博上說,北京在“限車、限房”之後,開始“限人”瞭。北京的這項政策是否落地瞭呢?
今天,很多畢業生是通過有關媒體的報道才瞭解到這一政策,但是消息源並非來自北京市的相關部門和高校。那麼這個消息準確嗎?記者第一時間致電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方表示,這屬於北京市的地方政策。
隨後記者又致電瞭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他表示,目前北京市人社局正在核實此事。稍後會有官方回應,但並沒有透露具體的回應時間。
北京市人社局:我們這邊正在處理,有具體的我們再跟您回復一下。
官方的回應模棱兩可,那麼這個對畢業生就業有直接影響的政策到底是不是真的?記者致電瞭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咨詢老師表示,在五一假期之前,他們就知道瞭這一消息。
記者:學校有收到這個通知嗎?
老師:我們已經收到瞭一些信息瞭。我們打電話咨詢過,跟北京市人社局和各個區的的人事局都問過瞭,紙面文件沒有看到。
記者:隻是口頭通知嗎?
老師:我忘瞭什麼時候通知的,正式文件還沒有下,馬上就會出臺,我們是五一前問的。
記者:受這個政策影響的學生多嗎?
老師:目前我們還沒有收到反饋。
記者:如果其他學生是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老師:沒辦法,因為戶口不是從學校拿,是從人社局拿,學校拿愛莫能助。
根據北大的采訪內容,這個政策並非空穴來風,記者又致電瞭北京市的其他幾所高校,就業咨詢老師的態度要麼模棱兩可,要麼表示不清楚,但是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復。
那麼如果政策屬實,受此政策影響的學生范圍有多大?
先從本科生開始算,如果7歲正式上學,九年義務教育加3年高中,4年大學,正常畢業年齡應該是23歲。除掉醫學類專業大學5年,絕大部分本科畢業生不受影響。
再來看研究生,今年即將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張先生,87年出生,今年26歲,並不在政策的限制范圍,根據他的介紹,身邊大部分同學不存在年齡限制的困擾。
張先生:我周圍同學基本上沒有,基本上都是以88或者89年的比較多,都是應屆本科畢業直接上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24、25。
而博士生的年齡限制是35歲以下。李先生今年32歲,博士應屆畢業,他已經與北京的一所師范院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不出問題的話很快就能簽約,也能解決北京戶口。他說,就算沒有這個政策,外地戶籍的博士畢業生在找戶口接收單位時,早已經限制瞭年齡,必須是35歲以下。
李先生:應該不受影響,因為當時招聘的時候基本上差不多的學校都是這麼要求,博士35歲以下挺多的。
但是,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還是博士生,在上學過程中總會出現特殊情況,如果政策真的實行,受到影響的部分學生隻能自認倒黴嗎?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認為,這樣的政策已經涉嫌“年齡歧視”。
張翼:本應該在這個年齡段再加上他的受教育年數,畢業都應該算作合格的勞動者或是合格的高教育人才來看待,現在這樣一個制度的硬性規定,年齡選擇方面,是勞動動力市場上一個很嚴重的歧視。
對於出臺這樣一個政策的原因,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教授張麗賓認為,這與近年來,北京市不斷縮減“留京指標”有關。
張麗賓:我覺得我們國傢現在正在轉型,人才對地方經濟發展是一個特別關鍵的作用,應經在這樣一個階段,所以,一個地方,它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根據它本地區的容量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參照國際慣例,來制定一些人才引進的政策,所以一些做法都還是可以的。
但是,有受政策影響的學生表示,就算要出臺這樣的政策,為什麼非要到4月份,臨近畢業季,而不是去年9月應屆生找工作之前?張翼認為,就算這是北京市的人口調控舉措,也仍值得商榷。
張翼:北京市針對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的壓力,它在控制北京市戶籍增長的幅度,這是人口調控的一個舉措。但是這個舉措是不是完全符合人口遷移的規律?能不能保護公平的一個秩序?我們說這是值得懷疑的。
不過截止目前,官方並未下發正式文件,具體政策的執行仍有待觀望。
Orignal From: 北京畢業生落戶有年齡限制:本科不得超過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