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兒子,一傢人在一個工地工作和生活,銅梁縣石魚鎮安平村的王光成,原本有一個完整的傢庭。但前晚的一聲炸雷,使得這一切戛然而止,19歲的兒子王宗未戴耳塞上網時被炸雷擊中,永遠地離開瞭他們。
(昨日,王宗未的傢人在現場難掩傷心。)
炸雷擊中室內機頂盒
昨日下午2點,記者來到事發地——銅梁縣新城區某工地。空曠的工地上,工人正在對三排用紅磚、石棉瓦建成的簡易工棚進行整修。這裡最多時曾容納瞭上百人。76歲的尹光德則在工地上專門負責燒開水。
在尹光德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瞭王宗未出事的房屋。不足10平米的單間被木板隔離成瞭兩個房間。在外屋內,筆記本電腦和無線網卡仍擺在簡易的木桌上,旁邊是一張方凳和一隻空油漆桶。
前晚8時左右,因感到雷陣雨即將來臨,尹光德關閉瞭自己房間內的電視機並拔下瞭插頭。盡管這樣,屋頂的石棉瓦還是出現瞭3個指頭大小的洞口,其正下方的電視機和機頂盒受損,機頂盒近半的塑料外殼已不見蹤影,零部件散落在地上,“這都是遭雷擊瞭的!”尹光德說。
出事前才到工棚1小時
王宗未的母親沈其群和父親王光成仍沉浸在失去兒子的悲痛中。他們是銅梁縣石魚鎮安平村人。
沈其群說,3年前,初中還沒畢業的兒子輟學瞭,跟隨他們當上瞭一名鋼筋工。前日下午3時,一傢人來到瞭該工地,熟悉工作吃完飯後,便來到簡易工棚內,此時已是晚上7點過。
“他(王宗未)平時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上網打打遊戲。”沈其群說,去年底,他們花瞭3000多元給兒子買瞭這臺筆記本電腦,“除瞭上班時間,他都是和電腦待在一起”。
晚上8點左右,沈其群開始鋪床,王宗未打開電腦戴上瞭耳塞。“未未,你又要耍電腦哇?”“嗯!”沈其群不曾想,這竟是和兒子的最後一次對話。
冒雨背著兒子等急救
“轟隆”,炸雷想起,王宗未仰面倒在瞭母親的腳邊。“未未”,沈其群大聲喊兒子,王宗未輕輕地“嗯”瞭一聲,十分微弱。驚慌失措的沈其群,趕緊叫來在隔壁房間的丈夫。
又一次炸雷響起,整個工地電源短路,瞬間變成漆黑一片。王光成瘋瞭一般跑過來,借助手機光亮,在將兒子抱上床時,隻感覺到兒子輕微的呼吸,嘴唇還在蠕動。
工友們聞訊趕來,幫忙撥打瞭120急救電話。在進入工棚的地方,有一段近百米的泥濘路段。王光成說,害怕耽擱搶救時間,他們冒著電閃雷鳴和傾盆大雨,將兒子背到瞭馬路邊等待救護車的到來。可惜,這一切為時已晚,他沒想到,撫養瞭19年的兒子,就這樣沒瞭。
初步認定屬雷擊身亡
昨日下午3時,在銅梁縣人民醫院120指揮中心,記者看到,記錄薄上的出診時間顯示為前晚8時零13分。當時,由急診科張醫生帶著兩名護士前往急救。
張醫生告訴記者,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差不多花瞭10分鐘,他們到達瞭現場。“當時,王宗未的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瞭,面部及全身多處有淤紫,但沒有發現穿孔。”
在返回醫院途中的10多分鐘,張醫生持續地對王宗未進行心臟按壓和用藥,但效果不明顯。在重癥監護室,歷經半個小時搶救,亦未能挽救王宗未的生命。
關於王宗未的死因,張醫生初步認定屬雷擊身亡。這一說法,得到瞭銅梁縣警方的證實。事發後,民警趕到現場提取瞭耳塞,並對包括沈其群在內的多名在場人員作瞭證言采集。
傢屬索賠50萬遭拒
在王光成看來,兒子的不幸與開發商防護措施不到位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他向開發商提出瞭50萬元的索賠要求。
昨日中午,在銅梁縣工業園區的一農傢樂內,雙方協調未果。
昨日下午5時,雙方第二次協調改在銅梁縣新城區一茶樓內進行。開發商的法律顧問冉律師表示,王宗未遭雷擊身亡,完全是一次意外。而就事故責任劃分,他表示“不好說”。這一次,王光成依舊提出50萬元的索賠要求。
對此,冉律師認為,因王宗未剛到工地,保險手續還沒完善,加上構不成工傷要件,所以開發商隻能出於人道主義關懷角度考慮,給予傢屬幾萬元的撫慰金補償。
提醒
雷雨天記清
“四不要”“六不宜”
通過王宗未的不幸,市氣象局昨日給出瞭逢雷雨天氣安全提醒。
■室內人員應做到“四不要”:
1 不要敞開門窗;
2 不要使用淋浴沖涼和觸摸金屬管道;
3 不要靠近電器;
4 不要打接電話。
■戶外人員應做到“六不宜”:
1 不宜進入臨時性的棚屋、崗亭等無防雷設施的低矮建築;
2 不宜躲在大樹下避雨;
3 不宜在曠野打雨傘或扛鐵鍬、持魚桿、揮高爾夫球桿等物件;
4 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如釣魚、劃船、遊泳等;
5 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活動;
6 不宜停留在建築物頂層,如屋頂等處。
Orignal From: 重慶19歲男生暴雨時戴耳塞上網 遭雷擊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