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神舟九號的是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神九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主要職能為搭載水、食物、推進劑和實驗設備,用作緊急逃生飛船(救生艙)和進行載人空間對接,神舟九號飛船將首次搭載活體蝴蝶(卵和蛹)升空。
神舟九號與過去飛船相比,可靠性更高、時序更合理,故障處置餘量更大。安全性得到瞭顯著提高。
而神舟九號飛船總裝要經過上千道工序,是衛星總裝工序的兩到三倍。
■ 神九檔案
長:約9米
最大直徑:2.8米
質量:約8噸
跟蹤測量系統
神舟九號前部裝有微波雷達、激光測距儀,可對天宮一號進行捕獲、跟蹤、接近、對準,與天宮一號上的信標、應答機構構成一套完整的跟蹤測量系統。
對接機械裝置
神舟九號前部裝有“異體同構周邊”對接機構,用於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
電源系統
神九飛船繞地球飛行1小時耗電隻需1.8度,相當於一個功率高點的微波爐。飛行一天,“神九”隻需43度。
“神九”有3種電源:太陽電池帆板、鎘鎳蓄電池、應急電池。
電視攝像機
提供從神九上觀察天宮一號的圖像。
推進艙
推進艙呈圓柱形,艙內安裝推進系統發動機和推進劑、飛船電源、環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統設備,為飛船在軌飛行和返回地面提供能源和動力。
返回艙
形似大鐘,航天員可乘坐它上天和返回地面,是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艙內設有儀表顯示、報警和照明設備。
設有手動操作手柄及專用配套設備,必要時航天員可手動控制飛船姿態。
裝有可以降落的降落傘和反推力火箭,實行軟著陸。
軌道艙
呈圓桶形狀,提供出艙活動需要的氣閥艙功能和航天員生活艙功能,裝有泄復壓設備,艙外航天服存放架。
綜合顯示屏
顯示電視攝像機觀測到的圖像
控制手柄
主要用於航天員對神九的姿態和位置的控制。
內飾
內飾“精裝修”,每一塊裝飾佈都比著飛船的“身量”裁出。
坐椅
坐椅根據女宇航員的身型進行瞭調整。
■ 揭秘
緊急情況 應急電源保回歸
萬一發生不測,應急電源會啟用。出現緊急情況,飛船返回地面需要4小時,應急電池可以確保飛船供電,以及落地後為搜集系統提供24小時供電。
另外,飛船系統設計瞭應急返回救生方案,一旦飛船與地面失去聯系,地面指揮系統將無法為飛船計算精確落點,飛船將啟動自動應急返回系統。
屆時,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這個智能管理員,將發揮作用,它可以尋找落點的優選方案,實現飛船自主應急返回。
25毫米“防熱衣” 阻隔千度表溫
返回艙返回時,表面溫度會達到數千攝氏度。
先進的防隔熱材料技術,給返回艙穿上一層25毫米厚的“防熱衣”,防熱材料在巨大熱流的作用下,自身分解、熔化、蒸發、升華。在消耗表面質量的同時帶走大量的熱,材料分解形成密實外殼向外輻射熱量,並且內部未燒蝕的隔熱區域,起到阻止熱量進入返回艙的作用。
以上因素決定瞭材料具有良好的熱防護功能,使飛船內溫度控制在30攝氏度左右。
飛船的防熱衣要求密度低,質量輕。技術人員為返回艙實現減重8.7公斤。
Orignal From: 神九飛一天耗電僅為4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