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邊玩手機邊吃飯相當於白洗手
濕紙巾擦手機可滅菌,擦手毛巾需定期消毒
你有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的習慣嗎?你有經常把iPhone、iPad交給孩子玩嗎?相信,看瞭本期民生實驗室,你可能會改變這個習慣。
夏天到瞭,兒童腹瀉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那麼,這些導致孩子拉肚子的細菌從何而來?其實,平時用肉眼看上去挺幹凈的毛巾、手機或雙手,都可能遍佈各種細菌,成為致病的“殺手”。5月30日,在沈陽市衛生監督所快檢實驗室,在專業人員的輔助下,記者動手做起瞭細菌檢測實驗。
實驗準備
實驗場所:市衛生監督所快檢實驗室
專傢支持:市衛生監督所傳染病衛生監督科科員陳大偉
實驗對象:手機、毛巾、手、馬桶
采樣時間:5月30日
檢測項目:物體表面菌落總數(cfu)
實驗用具:熒光法細菌總數快檢系統(ATP)、試管10隻(內裝經過一個半小時高溫高壓滅菌的生理鹽水)、消毒棉簽10根、酒精燈一個。
驚人:
手機細菌量是馬桶蓋7倍多
實驗過程:用棉簽蘸一下經高溫高壓滅菌的生理鹽水,在手機25cm2的面積上均勻塗抹,將試管口用酒精燈消毒,然後把經塗抹的棉簽放入試管內,密封保存。
采用上述同樣的步驟,在一條大約一周左右沒清洗過的毛巾、記者未洗過的手上,分別取好樣。
隨後,實驗人員在和平大街附近隨機找瞭一傢經濟型酒店,在一樓洗手間的抽水馬桶圈上,采用同樣的方式取瞭樣。
實驗結果:因為是“快檢”,僅需10秒鐘,熒光法細菌數快檢系統就顯示出檢測數值。
手機、手、毛巾、馬桶蓋的檢測數值依次為:14600、5060、4104、2003(cfu/cm2)。
結果解讀:快檢系統菌落總數參考值為<500 (cfu/cm2)。實驗結果挺驚人:手機、手、毛巾上的菌落總數竟超過瞭馬桶,其中手機的菌落總數是馬桶蓋的菌落總數的7倍多。
濕紙巾擦拭手機滅菌
衛生監督專傢介紹,酒精能殺菌主要是因為,酒精能滲入細菌體內,吸收細菌蛋白的水分,使組成細菌的蛋白質凝固,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和沉淀,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濕紙巾大都含有酒精成分,所以也具有殺菌作用。酒精殺菌效果,與其濃度很有關系,太高太低都不好,最佳濃度是65%-75%。
專傢建議:每星期用濕紙巾或酒精棉球擦一次手機。特別是使用滑蓋手機、直板手機的朋友要註意,清理手機時,一定要仔細一點,多擦拭幾次。因為,會有很多細菌,隱藏在這兩款手機的鍵盤縫隙中。
邊吃飯邊玩手機等於手白洗
眼下,飯前便後要洗手的習慣已為廣大市民接受。可是,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吃飯時喜歡玩手機,特別是吃洋快餐時玩手機,這是要不得的,這等於飯前白洗手瞭。
手機對健康的潛在危害來自手機與手之間的頻繁接觸:細菌先由手傳到手機上,又會從手機傳到手上。當手機貼著面部和嘴時,細菌更容易進入人體內。因此,專傢建議,吃東西時,盡量不要用手機。如果中途接瞭電話,最好洗個手再吃。在手機使用衛生上,平時還應註意,盡量不要把手機借給別人使用,避免病菌交叉感染,特別是傢裡有大人感冒時,千萬不要把手機給孩子玩。接聽電話用耳機,既能減少輻射,也能避免細菌感染。
Orignal From: 手機細菌量是馬桶蓋7倍 吃飯時玩手機等於白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