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危言聳聽,人類造成物種滅絕的速率是自然因素的1000倍——落在早先估計范圍裡最高的那頭。而且,我們仍不知道我們要丟多少物種才會完蛋。
這項關於全球物種滅絕速率的新的估計數據出自斯圖爾特•皮姆和他的同事們,他們來自北卡羅萊納州杜漢姆市的杜克大學。早在1995年,皮姆就曾估計,人類活動造成物種滅絕的速率是環境背景絕滅速率的100到1000倍。
事實上,皮姆當年的研究既低估瞭物種目前消失的速率,也同時高估瞭在過去1000萬年到2000萬年中環境因素造成物種滅絕的“背景速率”。而如今這項發表在《科學》上的新研究把這個數值定在瞭范圍的上限。
沒瞭就是沒瞭就是沒瞭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關於瀕危物種評估的“紅名單”對皮姆的分析至關重要。這項目錄由最初零散的瀕危物種名單逐漸發展為對動物種群及其分佈地區的全面調查。
“20年前我們可沒有多達7萬個物種的評估數據。”托馬斯•佈魯克(Thomas Brooks)說道,他是IUCN在瑞士格蘭德團隊的成員。
通過研究動物的DNA,動物學傢們同時還得出很多動物種群的傢譜,這讓他們可以計算新物種要花多久才會出現。平均來說,每種脊椎動物每1000萬年就會衍生出一個新的物種。
物種滅絕的自然速率很難衡量,但還是有辦法的。在我們開始破壞棲息地之前,新物種出現的速率似乎比原有物種消失的速率要快。換言之,自然滅絕的速率不會超過自然形成新物種的速率,皮姆說。
總體而言,我們這次估計的滅絕速率要比1995年那次快,並不是因為1995年到現在的滅絕速率增加瞭,隻是因為采取瞭更好的估算方式而已。但是有一個例外,兩棲動物遭受的威脅真的上升瞭,部分原因是一種對兩棲類危害巨大的真菌——壺菌的廣泛傳播。
拯救每一個
目前高速的物種滅絕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意味著什麼仍是個巨大的問號。有些研究人員提出瞭物種消失的“可持續性”目標,但是並沒有科學的手段來預測物種滅絕累積到什麼程度才會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的崩潰。“那種數字不管是誰說的,都肯定是隨口編出來的。”皮姆說。
然而,這種超過自然滅絕速率1000倍的物種滅絕速率看起來並不能持續很久。 “我們要付出代價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佈魯克說。為此,皮姆的團隊還編制瞭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詳細地圖,以10公裡見方的網格標註瞭全球范圍內受威脅物種的數量以及物種的總數量。
這樣的地圖可以幫助動物保護人士決定應該采取怎樣的行動。
比如,皮姆和來自巴西納賽爾•泡利斯塔生態研究中心的克林頓•傑金斯(Clinton Jenkins)註意到瞭巴西大西洋沿岸有大量受威脅的物種。當地的森林正遭受砍伐以建造養牛場。所以他們同巴西的金獅絨保護中心聯手,購買土地把分散的森立碎片連接起來。
但是動物保護人士需要更多的數據,而你可以通過像iNaturalist這樣的項目盡自己的力量。用戶可以通過iPhone或安卓手機應用分享他們看到的生物的照片,然後專傢來識別它們。“就是現在,差不多每30秒鐘就會有人發佈觀測信息。”舊金山加州科學院的副院長斯考特•勞瑞(Scott Loarie)說道。
Orignal From: 人類多可怕:滅絕物種速度是大自然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