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尋找馬航失聯客機難在哪裡?

為瞭搜救客機馬航失聯客機,各國都用調用瞭許多衛星參與定位,僅僅中國就緊急調動瞭近10顆衛星為地面搜救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可是現在還是沒有找到飛機。為什麼尋找一架大型客機這麼難?

要想進行衛星直接定位,必須要求飛機能向外界發出無線電信號。

民航客機基本都帶有GPS導航設備,通過衛星數據鏈將飛行狀態實時通過衛星發送到地面去,但前提是導航設備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一旦飛機發生事故,導航儀被破壞,衛星也就沒法定位瞭。

另外,雖然波音777客機上還裝有應急定位發射機(ELT),但定位發射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在水中是無法傳播的。如果ELT天線沒入水中,它就無法對外發出無線電信號。

當定位失效時,衛星隻能進行掃描拍照。而衛星觀測的難點在於機動能力差,不夠靈活。變軌難度大,耗時長。

一般來說,隻有偵查衛星能夠勝任。而低軌衛星隻能按照設定的軌道偵查很小的一塊區域,衛星恰巧經過事故區域上空的幾率非常非常小,也沒有辦法停下來針對特定區域拍照。能固定對一個區域進行拍照的是高軌地球同步衛星,但其分辨率又比低軌衛星差很多,無法辨認地表物體。

如果要對一個特定的區域持續進行掃描,那就必須要求對衛星的軌道進行不斷調整(變軌)。而衛星攜帶的變軌發動機本身推力就是非常小的,燃料攜帶也很少,不可能一步到位,隻能慢慢進行軌道調整,這樣一來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衛星重復對一個區域進行掃描的周期一般在2-10天,每次掃描寬度不過數百公裡,而此次針對馬航客機的搜索區域已經擴大到東西近2000公裡瞭,所以即便是衛星也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任務。而從NASA和中科院公佈的衛星照片看,拍攝的區域照片分辨率也不夠高,難以從中發現極為有價值的內容。

對救援來說,因為要在短時間裡對同一個區域反復掃描才有價值,而衛星繞地球周期是100分鐘左右,在經過時不到20分鐘掃一下指定區域,之後便去掃描其他區域瞭。如果要得到足夠的觀測資料進行分析,也需要時間積累數據。

另一方面,衛星的燃料是最寶貴的,直接決定瞭衛星的壽命。每機動一次,減少衛星壽命2-3個月。由於任務的調整,對地面測控支持的壓力也增加很多,也需要較長時間進行調整和部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從此前的報道看,我國調集的10顆衛星的任務也主要是加強對失聯區域的氣象監控,以及地面和低空搜索等行動提供支持。相比之下,動用水面船隻和飛機反而能夠更加快速、靈活地對事故區域進行第一時間搜救.



Orignal From: 尋找馬航失聯客機難在哪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