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稱,在零點幾秒內識別十幾張一閃而過的圖片看似是不可能的。但一個神經科學研究團隊發現,人腦能以破紀錄的速度做到這一點。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0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人腦能夠解讀眼睛僅看瞭13毫秒的圖像——首次有證據顯示人腦擁有如此迅速的處理速度。
報道稱,這一速度比之前研究所記錄的100毫秒快瞭近7倍。
研究人員給實驗對象連續看6張或12張圖片,每張圖片的顯示時長為13到80毫秒之間,要求他們找出某一特定類型的圖片,如野餐或一對面帶微笑的夫妻。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學教授、該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瑪麗·波特說:“我們認為,你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做到這一點,表明視覺的功能是發現概念。”
她補充道:“這就是大腦整天在做的事——試圖認識我們所看到的東西。”
波特教授在《註意力、知覺和心理物理學》月刊刊登的這份研究報告中解釋說,這種極速處理可能會有助於眼睛轉移到下一個目標,眼睛每秒可轉移3次視線。
她說:“眼睛的任務不僅是讓大腦獲取信息,而且使大腦可以迅速思考,知道接下來要看什麼。因此,我們通常會調整雙眼,使其頻繁轉動,與我們對所見事物的認知速度保持一致。”
報道指出,在圖像“刺激”視網膜後,大腦就會對形狀、顏色和方向等信息進行處理。
研究報告顯示,盡管圖像在被替換前僅顯示瞭13毫秒,但大腦的一些部位會繼續處理這些圖像。
波特教授說:“如果圖像在13毫秒後被大腦清除,人們絕不可能對此做出積極反應。大腦中的某些部位一定能將這一信息保留至少13毫秒。”
波特之前發現,人類可以正確識別最少看瞭100毫秒的圖像,但其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我們能將這一速度提高近7倍。
Orignal From: 人腦運轉速度超乎想象:識別圖像僅需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