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網站近日刊登題為《小中國的“大爆炸”》的報道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07年開播瞭一部電視劇,講述瞭4個來自加州理工學院卻找不到對象的科技人員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與可愛的女鄰居之間所發生的趣事。制片人萬萬沒有想到這部電視劇竟然在中國掀起瞭一陣觀看狂潮。然而這確是事實。自2009年搜狐視頻引進這部電視劇以來,它在中國已累積瞭近13億觀看人次。劇裡溫和可親卻不善交際的主人公吸引瞭大批中國粉絲,而中國這個國傢已經進入瞭“極客”(Geek)文化時代。
報道指出,《生活大爆炸》裡笨手笨腳的書呆子形象在中國越來越流行,或者說變得更主流些瞭。2013年中國的流行詞之一是“屌絲”,這個詞曾經用來形容沒錢、沒女朋友的極客,通常也包含著“失敗者”的意思。搜狐的一項調查顯示,年齡在24歲至34歲的受訪者中,有超過80%的人認為自己是屌絲。在豆瓣網上,有人評論說“許多屌絲都在看”《生活大爆炸》。《廣州日報》在2012年刊登過這部電視劇的影評,裡面寫道“我們曾經過著屌絲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看生活大爆炸像是看自己”。
報道稱,在中國,許多年輕人願意給自己打上“失敗者”的標簽。不過“文明中國”網站所刊登的文章認為,屌絲與失敗者是有區別的:他們的地位不是來自個人的失敗,而是“來自范圍更廣的社會現狀”。透過這樣的綽號,中國的年輕人在含蓄地把他們的狀況歸咎於中國社會流動性低、性別比例越來越失衡以及城市生活消費太高等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他們在物質、專業或者愛情上無法獲得成功。
報道指出,由於超過90%的中國大學生都稱自己為屌絲,因此大學生是《生活大爆炸》的主要觀眾。由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2013年是近年來就業形勢最嚴峻的一年,而這一年中國有近700萬畢業生,比2003年多出3倍。根據騰訊和麥可思聯合進行的網上調查,隻有35%的大學生在去年4月中旬找到瞭工作,比2012年同期低瞭12%。
報道稱,在《生活大爆炸》裡困擾著幾位主角的浪漫關系問題也在中國觀眾心中產生瞭共鳴。2011年在中國,男人比女人多出瞭1500萬,而到2021年,這個數字將達到3000萬。即使那些有女朋友的男性也支持不瞭多久,因為他們買房子太吃力——而這是許多中國人結婚的前提條件之一,可房價高得令許多人望而卻步。據路透社分析,美國人要在北京買房,“大約要比在紐約多花兩倍的價錢”。
這部美劇的成功沒有逃過中國制片人的註意。中國國內一部受歡迎的電視劇叫《愛情公寓》,講述瞭幾個20多歲的年輕人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完全照搬瞭美國幾部電視劇的情節。2010年中國還翻拍出名為《新生活大爆炸》網絡劇,不過由於其利用瞭大傢對美版的喜愛,毫無獨創性,這部劇僅播出兩集就被停播。
不過,中國的電視劇愛好者們並沒有放棄翻拍國內版《生活大爆炸》,也沒有停止對這一電視劇的喜愛。2013年11月,《生活大爆炸》男主角約翰尼·蓋爾克奇訪華。他說,其間,“每個人都非常友好”。有位粉絲解釋說:“那是因為中國有太多技術屌絲。”
Orignal From: 美刊:中國屌絲為何愛看《生活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