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在未來航天技術的研發上始終走在世界最前列,從日趨成熟的近地軌道飛船或衛星到多樣化的行星登陸技術,從地月系的探索逐步拓展到太陽系內的行星際空間飛行,無不體現美國宇航局在航天與宇宙探索領域的領先地位。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概念(NIAC)就是一個對未來先進(太空)技術進行研究的項目,目前已經有12個未來空間技術獲得瞭資金支持,並進行概念性研究,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傢希望這些具有豐富想象力的高科技概念將在未來實現,它們中的一個或者多個將引領空間科學和探索。
創新先進概念的第一階段將納入大約12項概念性研究,NIAC計劃負責人Jay Falker認為這將實現潛在的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的技術突破,拓展多樣化的軌道任務和潛在的太陽系內探索目標,人類文明將進入太空飛行時代,突破地月系,向更遠的深空前進,此外商業模式也會進入太空各領域,比如近地軌道旅遊、月球基地建立以及小行星采礦等。
科學傢認為創新先進概念的第一階段將實現材料領域的突破,比如3D打印機技術可在空間中制造出所需的零部件,提升瞭“空間制造”的能力,使得我們可以在軌道或者月球上建立一個工廠,利用現有材料進行生產。
另外,科學傢還認為不久將來我們將完成深度睡眠的實驗,這一技術可應用於前往火星的任務中,宇航員進入睡眠狀態後可有效降低遠距離空間飛行的生理需求。美國宇航局為第1階段提供大約10萬美元資金進行九個月的初步分析,接著相關項目可申請50萬美元進行為期兩年的概念發展。這些計劃包括:
1.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進行的空間脈沖裂變-聚變推進系統,主要研究人員為羅佈·亞當斯
2.可應用於火星棲息地建造的深度催眠技術,該項目由Spaceworks工程公司執行,主要研究人員為約翰·佈拉德福德
3.基於CubeSat微衛星平臺的雙模推進系統,該項目由美國高校空間研究協會執行,主要研究人員為內森·傑裡德
4.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執行的二維行星表面登陸(技術),主要研究人員為哈米德·馬吉德.
5.新的空間經濟微積分算法,研究人員為安東尼·朗曼
6.由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執行的“X”計劃,負責測試先進的技術驗證機
7.行星科學研究所執行的太陽系小天體與銀河宇宙射線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人員為托馬斯普雷蒂曼
8.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負責研制的高級生物復合材料項目,主要負責人為林恩·羅斯柴爾德
9.納衛星等離子推進技術,負責單位為密蘇裡大學
10.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進行極端環境下的變壓器技術,主要負責人為阿德裡安·斯托伊卡
11.亞利桑那大學執行的亞軌道10米巨型氣球反射體研究,項目負責人為克裡斯托弗·沃克
12.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負責研制的低質量平面光子成像傳感器
Orignal From: 揭秘NASA的12項未來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