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是大傢都熟知的基本物理現象,但一項理論研究指出,兩個帶同種電荷的物體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出現“同性相吸”現象。
新一期英國《皇傢學會學報A》刊登的一篇論文說,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約翰·萊克納指出,英國科學傢威廉·斯諾·哈裡斯曾在1836年進行帶電物體實驗後報告,有些時候帶同種電荷的物體之間的斥力會消失,轉而變成引力。
萊克納提出這樣一個理論模型,兩個本身導電效果足夠好的球體帶上同種電荷,通常它們會像人們預計的那樣表現出“同性相斥”現象。但如果它們離得足夠近,其中一個球體的電荷斥力作用非常明顯,以至於另一個球體上的同種電荷被排斥到球體遠端,這時其近端就可能出現局部帶異種電荷的情況,最終導致兩個整體看來帶同種電荷的球體不可思議地產生“同性相吸”現象。
萊克納的這篇論文引起許多科研人員的興趣,他們最初都不太相信這個與“常理”不符的結論,但在仔細思考和計算後又覺得這是可能的,現在已有研究者計劃用超導體等設計精密的實驗裝置來測試相關理論。因此,與傳統理論相悖的“同性相吸”是否真的成立,還有待科研人員的實驗結果給出答案。
Orignal From: 研究顯示:帶電物體也可能“同性相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