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媒體介紹過南開學生用CPU提煉出黃金。如今隨著手機用戶的增長以及手機更新換代步伐的加快,廢舊手機數量也越來越多。據中國廣播網等媒體報道,目前全球每年廢棄的手機約有4億部,其中中國有近1億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期發佈的《化電子垃圾為資源》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廢棄手機數量將比2007年增長7倍。
這麼多廢舊手機是否通過正規渠道被回收瞭呢?據媒體報道,一項關於廢舊手機去向的調查顯示,約四成消費者將廢舊手機積存在傢裡,一成消費者將其送給親友,另有五成消費者的廢舊手機最終流向瞭街頭回收手機的小攤販。
據瞭解,廢舊手機零件中含有鉛、鎘、汞等多種有害物質,若直接丟棄將嚴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污染強度是普通幹電池的100倍,可污染6萬升水。如果將廢舊手機運到垃圾場焚化,塑料外殼還會產生含氯的有毒物質,甚至是一級致癌物“二惡英”。手機印刷線路板和外殼都含溴阻燃劑,會破壞人體健康,引起甲狀腺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以及神經、免疫系統問題等。
中山大學毛蘊詩教授指出,廢棄手機及配件如果流入二手手機商販手中,翻新後再銷售,翻新過程中失去價值的零部件和外殼將被商販隨意丟棄。還有一部分廢棄手機的小作坊在露天提取貴金屬,會將殘液直接傾倒,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其實,廢棄手機能變廢為寶。”毛蘊詩介紹,手機中有45%的塑料、20%的銅、10%的陶可回收再利用,80%的原材料可用來制作水壺、長凳、自行車甚至薩克斯管。
《山西商報》去年8月的報道指出,手機內件裡包含多種有價值的材料,包括0.01%的黃金,20%~25%的銅,40%~50%的可再生塑料。一項研究表明,從1噸廢棄手機中能提取150克黃金、100公斤銅以及3公斤銀。依照我國目前每年廢棄1億部手機估算,這些廢舊手機總重達1萬噸,若回收處理能提取1500公斤黃金、100萬公斤銅、3萬公斤銀。
盡管如此,我國目前關於廢舊手機回收處理的制度與現狀不容樂觀。從2011年起,我國正式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實施范圍覆蓋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和電腦等,但手機尚不在列。據中國信息產業網報道,全球廢棄手機回收率約3%,而中國不到1%。從2005年至2011年年底,諾基亞公司6年裡隻回收瞭160多噸手機及附件。
Orignal From: 廢棄手機變廢為寶,1億部可提取1500公斤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