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時吃飯,別總吃零食。”“知道瞭,囉嗦。”
“什麼叫微博?粉絲是什麼啊?”“說瞭你也不懂。”
“我們那個時候從來不這樣……”“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啦,都什麼年代瞭。”
父母問你什麼時,你對父母說過這樣的話嗎?你的孩子是否對你的問話這麼不耐煩?近日,網上流傳一個帖子,列出瞭不要對爸媽說的9句話,受到網友熱捧,更引發很多年輕子女的反省。記者調查發現,90%以上的年輕人說過這9句話中的一句或是幾句。專傢表示,父母的“囉嗦”、“多事”其實都是對孩子的一種愛,作為子女,面對漸漸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
網上熱帖
這9句話不要對父母說
以下是網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對父母說的9句話:
1.好瞭好瞭,我知道,真囉嗦;
2.有事嗎,沒事我掛瞭;(父母打電話,也許隻想說說話,我們能否理解他們的用意,不要匆忙掛瞭電話?)
3.說瞭你也不懂,別問瞭;
4.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經力不能及的事,我們因為關心而制止,但這樣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無用。)
5.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父母的建議,也許不能起到作用,可我們是否能換一種回應的方式?)
6.叫你別收拾我房間,你看東西找都找不到瞭;(自己的房間還是自己收拾好,就算自己不收拾,也不要拂瞭父母的好意。)
7.我要吃什麼我知道,別給我夾;(盼著我們回傢的父母,總想把所有關心融在特意做的菜裡,我們默默領情就好。)
8.說瞭別吃這些剩菜瞭,怎麼老不聽;(父母一輩子的節約習慣,很難改,讓他們每次盡量少做點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別說瞭,煩不煩。
發帖者說,這些話,也許說者無心,卻可能讓聽者傷心。請體諒我們的父母,作為子女,我們都不要再說這樣的話瞭。
記者調查
九成受訪者說過這些話
“貌似我都說過,該打該打。”網友@嘟嘟臉瞇瞇眼慚愧地說,“老媽,對不起。”
記者昨日在一個大學生QQ群中做調查時,90%的受訪者表示說過以上9句中的一句或幾句話,其中很多人喜歡說第1、3、5、8句。“不讓吃剩菜是為父母好啊,沒什麼問題吧。”長沙河西某大學大三學生李強說,“他們那一套早過時瞭,這也是事實。”他認為,90後年輕人和父母在很多觀念上差距比較大,這也屬正常。
“看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些話帶來的傷害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以後要註意,做個聽話孝順的女兒。”網友@馬睡睡感嘆,仔細想想,這些有口無心的話真的會讓父母傷心,給父母帶來傷害。
不過,也有人認為,其實子女也是一種好意,隻是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我都沒說過。我會說,自己能搞定,放心好瞭。”26歲的婁底女孩小玉自豪地說,就算有這樣的想法,她也會換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比如有些解釋不清的時候,我就會開玩笑說一言難盡。”
對於成年的孩子來說,應該多理解、尊重父母,父母所做的一切肯定都是為瞭孩子。“理解尊重父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80、90後的成長環境跟父母當年的成長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子女應該多去瞭解自己父母成長的故事,從內心裡去感受父母對子女的一些行為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懂得感恩。”專傢劉立京建議。
網友留言
@朱柏林的微博:看瞭這個帖子,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一個月回傢一次一定要堅持。
@儋爾-Don:其實還有更多的話不能沖父母說。好好孝順父母吧。
@蘇琳:每個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永遠不要對爸媽說這樣的話。
@安可_我的世界: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是好意,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m-mtx:小時候嫌媽媽囉嗦,煩,想要自由。長大瞭,不在傢的時候,卻開始覺得被囉嗦也是種幸福。想媽媽,想回傢瞭。
@我叫辛小星:對父母當然要尊重,最好不要對自己在乎的人說這些話,不要不耐煩,不要覺得自己很強。
@黃艷072 :有爸媽是多麼幸福的事!為什麼要氣他們,善待漸漸老去的父母和長輩吧。
Orignal From: “不要對父母說的9句話”受網友熱捧更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