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XX貸的小劉,我們是一傢做P2P的網站,在我們這裡存款利率超過10%,是餘額寶的2倍多……"電話這一頭,業務員劉源一遍遍地重復著相同 的介紹,希望投資者能夠接受或是瞭解公司的業務,而電話那一頭用戶的回應卻一次次的讓他心寒:“你們是不是騙子啊?”“P2P是什麼?沒聽說過!”“我就 會用餘額寶,別的不會!”
“P2P”是這兩年在互聯網理財圈子裡非常時髦的詞匯,曾有圈內人士大膽預言,P2P未來將成為互聯網理財的“正規軍”,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理財產品將被這一“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但時至今日,餘額寶仍以其笑傲群雄的身姿穩坐互聯網理財頭把交椅,被業界寄予厚望的P2P卻掙紮在生死存亡的邊緣。
XX貸業務員劉源告訴新浪科技,在用戶最關心的收益方面,P2P網貸遠高於餘額寶,餘額寶當前的收益率隻有5%,P2P卻可達到24%。舉例來講,用戶存10萬元在餘額寶,一年能夠拿到5000元的利息,但若投資P2P,一年最高可獲利2.4萬元。但是,如何投資者瞭解、信任P2P平臺,卻是整個行業面臨的老大難問題。
如此高的收益率真的吸引不到用戶麼?帶著這樣的疑問,新浪科技展開瞭一項微博調查,調查結果驗證瞭劉源的說法,超過80%的參與者表示沒有用過P2P,或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
P2P到底是什麼?普通百姓能夠選擇這一投資方式嗎?新浪科技將借此機會為您細細道來。
概念:何為P2P
P2P(peer to peer)網貸是個人對個人的一種借貸方式。簡單講,就是有閑錢進行投資理財的自然人通過網絡,將資金借給需要借錢的自然人。和眾多傳統理財產品不同的是,P2P是個人之間的借貸行為,並且理財收益更高。
與傳統的銀行貸款形式相比,P2P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審查成本低;2、小額貸款為主,準入門檻較低;3、服務對象主要為中低收入者和中小企業。
而與“餘額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相比,P2P也有幾點區別:1、P2P是人與人的交易,而餘額寶是用戶與基金公司間的交易;2、P2P的收益率比餘額寶高出很多,但相應風險也大;3、P2P多為“定期存款”不可提前支取,而餘額寶屬於“活期存款”可隨時支取。
P2P網貸模式的雛形,是英國人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亞歷山大、薩拉·馬休斯和大衛·尼克爾森4位年輕人共同創造的。2005年3月,他們創辦的全球第一傢P2P網貸平臺Zopa在倫敦上線運營。如今Zopa的業務已擴至意大利、美國和日本,平均每天線上的投資額達200多萬英鎊。
在我國,最早的P2P網貸平臺成立於2006年,但直至2010年,這個行業才開始被創業者和投資人所關註,一些如今具有一定規模的P2P平臺開始孕育而生。
到瞭2012年,我國P2P行業進入爆發期,P2P網貸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到瞭2013年,國內已有P2P網站數千傢,並保持每天1-2傢的上線速度,然而與此同時,行業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漸顯現,老板跑路、平臺倒閉事件加深瞭投資者對這一新生產品的疑慮。
現狀:不溫不火的P2P 老百姓不敢用
乘著支付寶的東風,餘額寶在不足一年時間內已經街知巷聞,2014年2月底,用戶突破8000萬,而相比之下,P2P的知名度則有些寥落。
新浪科技進行的另一項調查也間接說明瞭這一現象:關於為何不使用P2P的原因調查中,有45.4%的網友表示不瞭解P2P行業,34.6%的用戶認為P2P不安全,所以不會使用,另有5.4%的網友表示從不理財。
除去5.4%不差錢的網友,絕大部分不用P2P的人無非是因為“不瞭解”、“不放心”,借用記者朋友中的腹黑者對P2P一票否決的理由來總結一下P2P還未能在中華大地上蓬勃的原因:在這個老人跌倒都不敢扶的年代,怎麼敢把錢借給陌生人?網友的看法不一而足,但集中在兩方面:不瞭解,不放心。
的確,在現今的不少朋友聚會上,餘額寶收益都是朋友們所熱衷的話題,當日餘額寶收益最高的土豪也屢屢成為飯局的買單者。但即使是這些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解決絕大部分生活需求的互聯網深度使用者,也隻是聽說過“P2P”,瞭解或者正在使用的往往不足半數。新浪科技所進行的調查也驗證瞭這一情況。
一眾對餘額寶趨之若鶩、每月等著工資去三裡屯血拼、攢幾個月工資去香港瘋狂的都市白領們,為什麼對更高收益的P2P視而不見?記者詢問到的答案可以用兩個“成語“來形容:不明覺厲,但細思極恐。
在某大型互聯網企業做行政的張宇坦言:“錢放在餘額寶,看得見摸得著,想用就隨時拿來用,挺方便;P2P一直不明白怎麼玩兒”,同樣供職於互聯網企業的謝鵬則更瞭解一些:“餘額寶是阿裡的,我用支付寶很多年,也就放心把錢給餘額寶打理;P2P雖然理論上收益高,但企業不知名,常聽說有老板跑路的情況。把錢借給陌生人,萬一到期還不回來呢?與其提心吊膽賺大錢,不如平平安安賺小錢”……
網貸之傢聯合創始人麥田也建議普通投資者:“目前網貸平臺魚龍混雜,大多平臺都在宣傳‘本息保障’、‘本金保障’,它已經不能成為投資者選擇靠譜平臺的參考標準之一瞭。大傢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研究這些宣傳語背後的擔保機制,切勿盲目投資”。
探因:P2P癥結何在
事實上,P2P未火,更多源於“不瞭解”,而非“不安全”,對P2P網絡借貸的安全存疑的,絕大部分是不瞭解以及從未使用過的普通用戶——對於錢的事情,人們總是謹慎的。這一點上,P2P網絡借貸缺乏餘額寶那樣天生的成長土壤。
根據2014年3月艾瑞iUT數據顯示,阿裡巴巴的月度用戶達到4.1億,這還僅僅隻是PC端的用戶量,沒有計入移動端的非重合用戶。這4億多人都是餘額寶能夠輕易到達的潛在用戶——但P2P網絡借貸市場,沒有阿裡巴巴這樣強力的推廣平臺——能夠輕易達到數億用戶,並且有著支付寶多年的品牌積累和口碑,能夠讓用戶放心嘗試。
缺乏推廣之外,P2P網絡借貸更“高級”的玩法也是阻礙普通用戶進入的重要原因:在支付寶用戶完成一單交易之後,頁面會直接引導用戶轉賬至餘額寶。有過網絡購物行為的用戶,操作使用餘額寶也毫無門檻;另外,餘額寶的規則也極其簡單:存錢,每天都有收益。但P2P則要復雜一些,不僅有多種時限、收益率的產品,在借款需求出現的時候,經常還需要“搶標”才能進行投資。
當然,跑路、壞賬等現象帶給投資人的負面影響也顯而易見,很多投資人有錢不敢投,不會投。對於這種尷尬現狀,很多P2P從業者除瞭無奈,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金融,堅持者生,逐利者死。銀客網總裁林恩民表示:“網貸平臺的生死可以是分分鐘的事,沒有原則和管理的平臺能活半年都是算是長的,殊不知多少“跑路貸”一兩個月就結束生命”。
據瞭解,銀客網目前已經將金融產品規劃部、風控部和商務拓展部業務拆開,各執其責。林恩民表示,風險往往不僅來自外部,很多來自內部,因此需謹慎、防范。
信用寶CEO塗志雲也表達瞭同樣的觀點,他認為要想給予投資人信心,除瞭要做好自律,還希望政策方面的約束和監管盡快下發。
客觀看待投資行為,切勿一窩蜂的追求高收益、短線產品。人人貸市場總監畢建認為:“對於那些跑路行為,我們無從控制,應正常看待。但我們時刻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自律的同時呼籲監管細則的出臺”。
跑路P2P更多損害瞭整個行業形象,使得許多正規p2p受到殃及。拍拍貸CEO張俊建議推出類似“負面”清單方式。張俊說:“規定p2p企業哪些可以做哪些紅線不能觸及,另外最近銀監會等也在制定相關法則規范行業這也是一種積極信號,等剔除一些不良p2p企業後行業得到自律自然能重塑投資人的信心”。
誠然,在一個網絡產品剛剛興起的時候,安全問題總是伴隨左右,隻是在P2P網絡借貸這個“玩錢”的市場上,安全問題就上升到無以倫比的高度:伴隨著法律不清、幾乎沒有準入門檻、缺乏行業規范和自律以及監管真空等諸多問題,網絡借貸出現的諸多問題。2013年10月以來,無法提現的平臺劇增,10月問題平臺數量達到20傢,11月時更是高達31傢,平均每天都有平臺出現危機。
支招:P2P這樣玩
P2P網貸8年的發展並非無用功,也不是莫名其妙走俏,雖然目前P2P市場處於野蠻生長期,國傢監管尚未完善,但長久來看,P2P市場前景廣闊,也正在走向規范。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要玩轉P2P,安全獲取高收益,有著可循的章法。
由於一年多來的高速擴張,P2P網貸產品並沒有行業統一標準,但從大類來看,投資人可將款項借給個人或企業,一般來說,個人貸款(即信用貸款,無需抵押)金額較小,一般在50萬以下;企業貸款(抵押或擔保等形式,需審核資質),一般金額在百萬至千萬不等。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有限的資金決定瞭隻能向個人用戶放貸,而在政策法規並不完善的現階段,投資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決與你所選擇的平臺,如何選擇靠譜的P2P平臺?一位來自北京的網貸平臺從業者向新浪科技分享瞭他的經驗:
1、可通過朋友打聽或者上網搜集資料,核實該平臺是否與民間借貸公司、擔保公司和典當行等合作者存在關聯,以免造成被騙貸的情況;
2、可致電P2P平臺,以借款人的身份來獲取該平臺的相關信息,如平臺的風控條件和能力,風控團隊是否專業,體系是否健全等;
3、可通過查看該平臺的營業執照、平臺註冊資金、管理團隊背景和股東背景等進行判斷;
4、應優先考慮本地的P2P平臺,以便實體考察並掌握該平臺的相關信息;
5、需慎重考慮平均利率超過15%的平臺,遠離高息秒表平臺;
6、可通過第三方平臺查詢P2P平臺的相關信息,如運營時間、成交量等信息;
7、投資人應該合理分配資金,切忌將所有資金全部押寶於同一平臺;
8、不可迷戀本息保障;
除此之外,平臺的業界口碑等等也是考量標準。
選平臺就是選安全,但在全行業尚未做大的情況下,任何平臺都不是絕對安全,防范風險更需要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意識。投資者還可以借鑒幾點經驗規避風險:分散投資,選取多個優質平臺投標;理性投資,盡量選擇知名度高、實力雄厚的老平臺,避開新平臺和利率明顯高於行業的平臺;時刻關註平臺動向,與平臺和其他投資者保持溝通,互通有無。
眼下,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網絡借貸的存在為中小微企業及個人融資問題提供瞭更多的可能和有益的嘗試。未來,在供求旺盛的大背景下,數目眾多的網貸平臺必將經歷激烈的競爭,網絡借貸行業也將隨之蓬勃發展。
Orignal From: 尷尬的P2P網貸 八成用戶對高收益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