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信“炫食族”:讓手機先吃

"讓手機先吃"

近年來,一個網絡名詞“炫食族”開始流行,主要是指那些飯前拍照,上傳分享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的人。有媒體調查報道,四成網友承認自己是“炫食族”。有人稱“炫食族”可能有強迫癥,有人說“烹小鮮、吃美食裡有‘小確幸’”(意為“微小而確切的幸福”)。專傢建議,“炫食族”慎防“炫食”成癮。

炫食強迫癥:“先拍張照再開吃”

“讓我先拍張照再開吃!”如今,無論是在高端大氣的時尚餐廳,還是在路邊街旁的小食攤點,甚至是在宅男宅女傢中,這一幕都不難看見。

各大社交網站就是“炫食族”炫耀美食,播發“美食挑逗照”的“主戰場”。

“胡蘿卜燒雞腿、芥藍肉絲、粗糧主食,賣相不怎麼樣,口感還不賴!”傢住湖北武漢市的於娟,在朋友圈中“低調炫耀”自制的周末午餐。

於娟的微信“朋友圈”裡還有她在各種地方吃到的美食圖片。與於娟一樣,“讓手機先吃,逢美食必拍,每拍必發”是“炫食族”的共同特征。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炫食族”,可以找到近10萬條相關微博,這些微博主人都不避諱自己是“炫食族”。有“高級炫食族”在騰訊微博中以“炫食族,我的美食日記”為話題,進行“炫食聯播”。

有媒體調查報道,四成網友承認自己是“炫食族”,有的網友會選擇“大餐才拍”,有的網友則是“逢吃必拍”。有網友說,“如果不拍照,總覺得沒吃好。”關於“炫食族”有強迫癥傾向的報道一出,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躺著中槍”。

小確幸自白:

“烹小鮮如治大國”

於娟“低調炫耀”的“美食挑逗照”,很快就有好友跟進評論、點贊,在與好友們你來我往的聊天中,於娟就約定瞭幾場與“吃貨”好友們的聚餐,於娟自然也贏得一通“好手藝”稱贊。而“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古語,被不少愛好動手烹飪美食的“炫食族”改為“烹小鮮如治大國”,其中自我炫耀之意,一覽無餘。

於娟告訴記者,自己是剛大學畢業的“上班族”,難得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精心做一頓美食,能與好友分享心得,互動閑聊,是種忙裡偷閑的幸福。

“大半夜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我打開門一看,一個送外賣的小夥子,拎瞭很多大閘蟹站在門外。我說:‘你一定是弄錯瞭,我並沒有叫外賣。’小夥子說,‘這是你微信好友讓我拿給你看一眼的,這是他今天晚上要吃的美食,他手機壞瞭發不瞭朋友圈。’”最近這個關於“鐵桿炫食族”的調侃段子迅速走紅,“炫食族”都感同身受,紛紛點贊。

對不少“炫食族”來說,“炫食”是一種時髦,是一種社交互動,更是一種“小確幸”。

網友“堅強的思嘉”說:“‘炫食族’不是土豪炫富,炫的也不單單是美食,炫的是孤獨寂寞渴望被關註的心!”

網友“顏土豆”說:“以前看不慣喜歡拍食物的人,覺得是虛榮矯情作祟。後來為生活奔走,才發現能把食物拍得好吃好看,也是對生活的熱愛。”

過度“炫食”或成強迫癥

武漢心理咨詢專傢沈夢說,生活在快節奏的都市裡,“炫食族”通過“炫美食”來排解內心的焦慮、煩躁,釋放生活工作的壓力,記錄生活點滴幸福,並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實現人際互動,值得肯定。

但沈夢同時也表示,如果是“逢吃必拍”“如果不拍照,總覺得沒吃好”之類的過度“炫食”,會使自己陷入依賴手機的強迫癥狀態。同時,也可能會給他人造成煩惱或攪擾。

專傢建議,“炫食族”要註意場合,顧及他人感受,合理“炫食”。同時,不妨多增加與“吃貨”好友們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互動、分享。

你是“炫食族”嗎?



Orignal From: 微信“炫食族”:讓手機先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