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消息,繼10月21日網絡流傳出一張帶有“G”和“10.28廣東聯通”字樣的“懸念圖”後,22日網上也爆出瞭文章《廣東聯通“瘋狂猜圖”引爆網絡 速度+流量暗藏玄機》。實際上,這是一種運營商醞釀流量改革的跡象,三大運營商內部都已在研究此事,運營商流量經營可能會有革命性的變革。

  網上流傳的廣東聯通懸念圖片中提出瞭幾個疑問“速度不夠快怎麼辦,流量不夠用怎麼辦?”,以及一個大大的“G”字,目前正值運營商轉型期,廣東聯通如此隱晦的舉動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目前,運營商市場出現瞭諸多變化,包括OTT業務對傳統通信業的沖擊和影響加速顯現,移動通信普及率不斷提高導致ARPU值不斷降低和行業內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尤其是OTT等移動互聯網業務大量出現,使得運營商需要思考,3G網絡經營將何去何從?

  可以肯定的是,流量經營已成為不可避免之趨勢,運營商語音短信業務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中占比已經越來越低,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上半年語音業務同比下降1.2%,短彩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5%。中國聯通2G服務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4.9%。三大運營商話音業務實現收入3105.3億元,同比增長僅1.1%,對全行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僅6.2%,比去年同期下降5.1%。可以說流量經營轉型已經是各運營商都不可避免將面臨的課題。

  而運營商在謀劃流量經營市場上也一直在嘗試著新的思路,業內的猜測方向有多個。

  猜測方向一是大流量產品包模式。在這一領域,廣東聯通一直走在市場的前沿,去年推出的2G“隨意玩”被視為其堅持流量經營創新的標志性產品,而今年,在聯通42M優質網絡的支撐下,已經逐步樹立瞭流量經營領先的領導者地位。用戶調查也顯示,含有很高流量的大流量產品包非常受歡迎。

  猜測方向二是,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也顯示運營商另一轉型方向,此前廣東聯通推出的“紅圍脖”,曾被認為是轉型移動互聯網的試驗田,也是中國聯通轉型互聯網一個窗口,而今年8月推出的“微信沃卡”更是一次互聯網合作的典范。因此,與互聯網企業共同推出包含互聯網因素的產品,可能也是個方向。

  猜測方向三是,與各地“無線城市應用”相結合,不過,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城市應用的推廣還不算理想,需要時間,其與流量經營改革的捆綁應該不會在近年。

  好的網絡是支撐流量使用的必備條件,懸疑圖中的 “速度不夠快怎麼辦“不禁也讓網友猜測,廣東聯通是否又在醞釀新的“提速計劃”呢?今年5月份,廣東聯通宣佈在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八大城市全面開通HSPA+64QAM雙載波,網絡速度提升至42Mb/s,使珠三角率先成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個網速高達42Mb/s的城市集群。聯通42M網絡已是國內目前最高速及成熟的商用3G網絡,由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想,廣東聯通有可能向用戶提供更高速的網絡。

  無論流量經營的模式如何,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可以用更少的錢,享受到更大的流量、更為豐富的應用和更流暢的上網體驗,相信這也是每個消費者所樂於看到的。



Orignal From: 運營商面臨流量經營變革 廣東聯通引改革猜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