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22歲的時候,我做瞭人生中最棒的一項決定:我跟我當時的女友一起去瞭波士頓,在貝恩公司謀到一份研究分析師的差事。我選擇跟女友在同一個城市找第一份工作,她後來成為瞭我的妻子,與我風雨同行30年。我很高興我將個人生活跟職業選擇聯系在瞭一起。
但我年輕時也做過一些錯事,比如我在規劃如何最大限度地學習和發展我的事業時就犯過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花瞭大量的時間去聽飽學的教授講課。我的學習模式很簡單:老師講課,我認真聽講並學習。當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以為我還是可以按照那個模式去學習。
因此,當我開始在貝恩公司做我的第一份工作時,我一進公司就開始尋找才智超群並且無所不知的導師,希望他能帶領我並教會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一切知識。
曾經有一個時候我認為我找到瞭那樣的導師。我的第一位經理接納瞭我,把我當徒弟一樣教會瞭我很多東西。然而,我很快就意識到我的工作對他而言並不象對我自己那樣重要。他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隻有當我提問時,他才會為我答疑解惑。
不久之後,我又意識到有很多東西是他無法教會我的,他並不是我想象的那種完美的導師。
我繼續尋找下一位導師,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象尤達大師(Yoda:《星球大戰》裡的導師)那樣的完美導師是不存在的,沒有人能夠具備我所期望的所有智慧。沒有人會象我自己那樣去關心我的職業。我意識到我為學習和發展職業而制定的模式是不對的。
我必須為自己的職業負全責,我必須改變學習的模式:我不再嘗試從一些人那裡去學很多東西,而是從很多人那裡去學一點東西。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但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沒有人。與其嘗試從一個人身上汲取大量的知識,還不如從很多人身上去獲取一點智慧並建立自己的職業系統。
我認識到我才是自己職業的主要負責人並且願意從很多人身上學東西,這就是我的職業生涯中一直堅持的學習模式。我試著從我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身上去學習他的長處,客戶、同事、老板、導師都是我學習的對象。現在,我可以說我與他們的每一次溝通都教會瞭我一些東西,而那經常令我喜出望外。
現在,我自己的“導師圈子”裡一共有25傢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們中的有些人知道我在向他們學習,而另一些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教會瞭我一些東西。而且,我也在努力成為別人的導師。我們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例如,Airbnb的創始人佈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教過我與設計有關的知識,我則教他綜合管理方面的知識。
我意識到我與別人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我還發現另一個強化效應。當我遇到某個人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就會馬上冒出這樣的問題:“我能從這個人身上學到什麼?”或者“他擅長什麼?”。尋找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已經成為我下意識的行為。很多人都註意到瞭這一點,他們註意到我很欣賞他們的優勢,這就轉化成為信任的基石。
能夠不斷學習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商業技能。我經常在eBay或其他公司尋找領導身上的技能。這裡面有一個秘密:你越是成功,你就能走得越遠,你需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和成長。
當你肩負起更大或更多的責任時,各種要求和難題就會接踵而至並快速增加。我從很多成功人士的創業過程中總結出一個定律,他們自己為自身的成長與發展負責。
如果能夠回到我當年22歲的時候,我將堅持不斷地學習。從現在就開始,絕不退縮。
作者: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eBay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本文最初發表在LinkedIn)
Orignal From: 不要停止學習,學習所有人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