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幕後曝光

[摘要]在《舌尖2》近500天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們如何篩選各種美食?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記者專訪瞭《舌尖2》部分主創,聽他們講述拍攝中的臺前幕後。

美食能滿足口腹之欲,但對《舌尖2》團隊主創來說,美食就是工作對象。在《舌尖2》近500天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們如何篩選各種美食?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記者專訪瞭《舌尖2》部分主創,聽他們講述拍攝中的臺前幕後。

怎麼選?

《舌尖》引發熱潮後,“讓自己傢鄉的美食出現在《舌尖2》,成瞭熱門事。也因此,《舌尖2》啟動以來,總導演陳曉卿的微博私信就被塞爆瞭:“每天能接到三十多個自薦的,最多時有一百多個。”但事實上,這些美食在陳曉卿看來大多沒有分量:“比如有人會說‘我想你們來拍一下我們的山藥粉,特別好吃。’但它缺少瞭一個支撐的東西,我拿什麼來說它?它背後有什麼故事可拍?”

《舌尖2》中所涉及300多種美食,是經過幾個月挑選出來的。“在分集主題確定後,我們就兵分七路,去各地調研瞭。”調研事無巨細,包括每種食物的來龍去脈,相關的人物故事,甚至是它所屬鄉村的特質,主人公小院幾點鐘光線最好。《心傳》分集導演陳磊透露,為瞭拍一種面條,調研過程持續瞭大半年,“在南方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故事,後來到西北才找到。”

怎麼拍?

“一邊工作,一邊吃美食。”這是觀眾想象中“舌尖團隊”的工作狀態。但事實上,對一些主創來說,很多美食他們自己都沒享受到過原味。“經常是拍完才能吃上一口,而那時已經冷掉,或是拍攝對象吃剩的。”《腳步》分集導演李勇告訴記者。在他這一集裡,很多拍攝對象是輾轉在全國各地,為獲取食材而辛勞的人們,“為趕拍攝進度,很多時候都沒時間吃飯,隻能和泡面相伴。”

對《秘境》的導演劉碩和費佑明來說,能吃到嘴的美食更非拍攝中的常見物,“這一集主要是講一些隱匿在山野之間的美食,很多時候都是對著原始食材拍。”拍雞菌的時候,鏡頭更是對著白蟻窩的,自然不可能“邊拍邊吃”。

怎麼制?

沒日沒夜的後期制作中,主創們印象最深的味道則是“陳氏私房菜”。

“總導演經常提出幾十條修改意見,對我們進行‘折磨’。這時候他通常又會在劇組裡做飯,我們吃著吃著就沒脾氣瞭。”《傢常》分集導演鄧潔透露,一般是制片人朱樂賢買菜,總導演陳曉卿下班後過來做飯,“他做飯非常快,半小時就能做一大桌子,很有傢的味道。”

有時,“陳氏私房菜”還能激發創作。鄧潔在寫紅燒肉的解說詞時,遭遇瞭瓶頸,“怎麼都寫不出感覺。”陳曉卿就親自下廚做瞭一盤陳氏紅燒肉給她吃,“讓你們看看什麼是標準的炒糖色。”肥美肉塊甘甜軟糯,還保留著彈牙的質感,鄧潔茅塞頓開,“無論加入什麼輔料,吸飽湯汁後的食材都可以成為紅燒肉默契的配角。”



Orignal From: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幕後曝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