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逆天,重慶10歲男孩寒假手寫8萬字推理小說

人們可以一邊吃雞蛋一邊吃糖精嗎?夏天中午為何不宜澆花?欣賞彩虹時為何不能在同一角度看到太陽?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你都知道嗎?

今年寒假,重慶南川區隆化一小五年級學生、年僅10歲的宋錦渝就耗時一個月,寫出瞭一部推理短篇小說和一部科幻推理長篇小說,共計8萬字。小說中運用的故事素材和推理依據,全部源於父母和課外書告訴他的生活常識。

▲宋錦渝創作的科幻偵探小說《覺醒吧,少年!》,封面也是自己親手設計的。

▲宋錦渝寫的小說摞起來都有很高一疊瞭

▲媽媽張敏經常在生活中培養宋錦渝的觀察認知能力

8萬字小說全部是手寫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宋錦渝傢時,他正趴在書桌上創作。一邊寫,一邊向媽媽核實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到的科普節目,“巨噬細胞就是白細胞的一類,能吞噬細菌病毒,就不需要另外註射瞭吧?”

他這時正在寫推理故事,故事中的警察通過嫌疑人說的“人體白細胞已經不夠用瞭,必須註射巨噬細胞才能抗病毒”這句話,找出瞭偽醫學傢。

書架上,擺著宋錦渝喜歡的書籍,《一分鐘破案》、《牛津劍橋給學生做的600個思維故事》、《十萬個為什麼》、《科學真好玩》,書中不少地方還可看見他勾畫的痕跡。

宋錦渝向記者展示瞭他的作品———一些大小不一的筆記本。這些筆記本被他整齊地放在書架上,每本排好序,有36本。寒假寫的8萬字小說占瞭11本,分別是短篇推理小說《少年小偵探》和長篇科幻推理小說《覺醒吧,少年!(下冊)》。兩部小說全為手寫,目前還在繼續創作中。

寫作素材來自生活常識

記者註意到,筆記本裡密密麻麻寫滿字,有的語句並不通順,有的甚至是記流水賬,邏輯思路也不強,部分地方還有錯別字和拼音。作者和主人公的名字都是“宋博士”。

宋錦渝的媽媽張敏告訴記者,兒子不是天才,隻是善於觀察和提問,再通過逆向思維把自己的所看所問編寫成瞭推理小說。小說中運用到的推理知識也是生活中的常識。

一個寒假寫出8萬字,10歲的宋錦渝是怎樣做到的呢?記者瞭解到,宋錦渝每天用在寫作上的時間約4小時,每天約寫3000字。他在寫作時幾乎不會長時間思考,往往提筆就寫,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有時是剛吃完飯就寫,有時是一邊玩電腦一邊寫,有時是鉆進被窩想到什麼情節後,又提筆寫幾句。文中的對話、動作語言也極其簡單,多現“他說”、“你說”、“他們說”等,文風非常稚嫩。

出去玩會不停問問題

有一個愛觀察、愛動腦的孩子,是許多傢長夢寐以求的。宋錦渝的媽媽張敏卻嘆瞭一口氣:“我最怕帶他出去耍,一路上他會不歇氣地問問題。”

在乘車路上,他會問“為什麼警車紅色藍色的燈要閃爍?”;看到媽媽切菜,他會問“為什麼切菜刀要向外歪?”;身為警察的張敏,日常工作經常接觸一些案件,宋錦渝也沒閑著,“偷瞭東西該怎樣處罰”、“發生這種行為如果自首會怎樣處理?”很多問題連張敏也答不出來,比如“為什麼指甲被剪掉時不會疼”、“為什麼人的大拇指隻有兩節”、“為什麼蹲久瞭腳會發麻”……

不過,和大多數隨便找個答案搪塞孩子的傢長不一樣,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敏都會告訴兒子自己不知道,讓兒子去查《百科全書》或網絡搜索,然後倒回來“教”媽媽。

在張敏看來,兒子喜歡觀察和提問絕非偶然,傢長的引導很重要。兒子還沒上學時,喜歡天文地理的爸爸總會找各種問題考他,如“離太陽最近的恒星叫什麼”、“世界上哪個國傢面積最大”等。有時父子倆也相互提問,為瞭考住爸爸,宋錦渝逐漸學會瞭觀察。到後來,就連養生報上關於食物相克的內容,他也背瞭下來。

平時貪玩喜歡看動漫

光有觀察和提問還不夠,如何培養兒子的發散性思維,學會舉一反三,也是張敏非常註意的問題。

張敏說,兒子在學校成績一般,班上成績排十幾名。自己也從不要求兒子考高分,知識點隻要掌握就行。兒子喜歡打遊戲、看動漫,自己也隻是規定他周五到周日做完作業就能看。

“我不想以傢長的身份壓制他,想和他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不給他太大的壓力。”張敏說,兒子其實很貪玩,喜歡看《魔角偵探》、《塞納號》、《鎧甲勇士》等動漫,自己就陪著兒子看,還和兒子討論劇情,並有意識地引導兒子“你覺得下一集會怎麼演”、“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做什麼”等等。這時,宋錦渝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自己的故事構想。

對於很多傢長擔心的動漫中的暴力、超齡情節,張敏也有對策。“我會問他,你覺得這樣做對不對。如果他的答案錯瞭,我會告訴他這樣不對,並說明我的理由。”

培訓學校裡愛上寫作

宋錦渝是同學眼中的“宋博士”,因為他知道很多東西。從二年級起,他就在當地一傢名為方竹教育的培訓學校上寫作課,連續兩年成為學校的“作文大王”。上學期,他寫下的2萬字的《覺醒吧,少年!(上冊)》,因為常被小夥伴們搶著看,被裝訂成冊以每本10元的價格在班上出售,一口氣賣瞭7本,還供不應求。

宋錦渝說,自己就是在培訓學校裡愛上瞭寫小說。他說,學校規定的命題作文他不喜歡,也寫不好,分數也不高。

周娟是宋錦渝在培訓學校的作文指導老師。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培訓學校開展瞭一個名為“萬米寫書”、“萬字寫書”活動,學生可以不限題材、不限題目、不限量隨意編寫作文,就是為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創作興趣。如今,宋錦渝的“萬米寫書”已經寫瞭52米。

記者註意到,宋錦渝的小說都以自己和生活中的5個小夥伴為主人公,故事場景設定為鎧甲戰士大戰變異體,以及少年偵探團通過破案拯救世界。用宋錦渝的話來說,小說內容就像是在演一場電影。

故事節選

誰在說謊(內容有刪節)

一個氣溫40多攝氏度的夏季,正午12點,一個男子在傢被謀殺,警察抓到三名犯罪嫌疑人。A說,自己是一名新入行的修理工,案發時在修理電梯。B說,自己是入行5年的建築工,案發時在樓頂修屋。C說,自己是專業花匠,案發時自己正在澆花。

兇手是誰呢?宋錦渝給出的答案是C。

他解釋,盛夏中午,葉面溫度高,水分蒸發快。如果這時澆水,會因土壤溫度突然降低,導致根毛受到低溫刺激,會阻礙水分的正常吸收。同時,由於植物體內沒有準備,葉面氣孔沒有關閉,水分就會失去平衡,令葉子焦枯甚至死亡。

宋錦渝告訴記者,他的答案源於經常看到園丁在早晨或傍晚澆花,中午卻看不到園丁澆花。他特意問瞭原因,園丁告訴他,夏天澆花要早晨或傍晚最好,中午澆花很容易導致花的根系遇冷水刺激後出現炸根。“一個專業花匠不會連這些常識都不知道,說明他在說謊。”

記者隨後查閱相關科普資料,發現宋錦渝說的完全正確。

彩虹破案(內容有刪節)

一場雷陣雨後的晴天,太陽火辣刺眼,一傢金店被搶瞭,有三名犯罪嫌疑人。A說,珠寶店遭搶劫時,我正在外面吃飯,下午1點才回來。B說,雷陣雨後,我正在看彩虹,但那時太陽太刺眼瞭,我看瞭一下就沒有看瞭。C說,案發時正在上班路上,發現瞭彩虹,停在瞭珠寶店,就被你們抓瞭。

劫匪是誰呢?宋錦渝給出的答案是B。

他解釋,彩虹是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小水珠上,通過折射呈現出的一種光學現象。所以,彩虹永遠出現在太陽的對面,人隻有站在太陽和彩虹中間,面向彩虹、背對太陽,才能看到彩虹。

獲得這個答案也是宋錦渝的一次親身經歷。他說,去年他和媽媽到張傢界旅遊就看到瞭彩虹,無論自己換哪種角度,看彩虹時都不能在同一角度看到太陽。問媽媽,媽媽不知道;翻《百科全書》,也沒有記載。處處碰壁但他沒有放棄,最終在一個科普網站裡找到瞭上述答案。

專傢點評

市教科院副院長王緯虹:利用每個生活素材引導孩子

宋錦渝利用假期結合生活常識寫成作品,無論質量好壞,都是他勤於觀察、愛動腦筋的結果,值得肯定。而給我觸動最大的,是傢長善於利用每個生活素材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具體觸動有兩點:一是傢長和孩子相互比賽提問題。角色互換後,傢長不再是審判者,孩子當考官會促使孩子不停地觀察、挖掘新事物。傢長不會做題時沒有逃避,而是明確告訴孩子不知道,並讓孩子通過查閱資料來教傢長,從而培養瞭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學能力。二是傢長沒有過多限制孩子看動漫。相反會陪他看,並引導他發散式聯想,連出門旅遊也不忘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現在很多傢長對孩子看動漫、打遊戲限制非常嚴,動不動就會說“做這些沒用,考試不會考”。外出旅遊,傢長們往往自成一團打麻將,孩子玩自己的。其實,僅靠課堂和教材,孩子學不瞭太多東西,因為視野不夠開闊。宋錦渝的學習成績雖然不算非常好,但我認為他未來的發展不比前三名差。

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是教育的細節。上街買菜,可以培養孩子算賬能力和禮貌待人;看新聞,可以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和正義感;養小動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發現動物的習性等等。傢長要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到共同話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開闊孩子的視野。

當然,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後,也要註意時間和精力上的分配,傢長不要把孩子的未來規劃得太呆板,因為未來的路還得靠他們自己去走。



Orignal From: 逆天,重慶10歲男孩寒假手寫8萬字推理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