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100元送100元,充50元送30元,即充即到賬。”手機充值真有這樣的好事?最近,江門市內熱鬧地段出現不少兜售IP電話充值卡的路邊攤,均打著優惠的旗號。記者調查發現,這種IP充值卡貓膩多多,消費者充值後,使用時需撥打其他IP電話,而且所充話費隻能用於打電話,而業務員在兜售時並沒有告知這一點,隻強調該充值卡的“物美價廉”。
市民反映:充值後話費沒有增加
近日,市民李小姐向記者反映,稱在路邊攤為手機充值充100元送100元,然而經查詢發現,手機餘額並沒有增加,而且使用起來十分麻煩。
“必須打該公司的優惠幹線才能查到餘額。而如果要打電話,必須先撥打充值卡提供的手機號碼,掛機之後再輸入自己想打的號碼才能使用。”李小姐很不滿,“很麻煩,充值前也沒有說明,明顯是欺騙!”
記者調查:購買前未告知使用方法
記者在蓬江區良化市附近發現有兩路邊攤售賣該IP優惠充值卡,記者看到掛著“東莞信合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證的兩名業務員在擺攤售賣一種“親情通”IP充值卡,宣傳單上標明“充50元送30元、充100元送100元,更可享受0.09元每分鐘的通話資費優惠”。業務員表示,“移動、電信的卡都可以充值,聯通卡則需要在省內免費接聽的才可以充。”記者選擇瞭“充50元送30元”的優惠,業務員用手機幫忙充值後,記者立刻通過10086查詢餘額,發現餘額並未增加。“你打13480470009,就會報上餘額。”該業務員說。
記者撥通該號碼,報上餘額80元。此時,業務員才告知使用方法,必須要撥打充值卡上的號碼才能查到餘額,而且餘額是該公司的固定帳號,並不能抵扣月租用。如果要打電話,也必須先撥打剛才那個號碼,聽到提示音後掛機,接聽系統來電再輸入要打的號碼。如果不撥打該公司的優惠幹線電話,此前充值的話費將無法使用。
記者留意到業務員手上的登記表格,發現已有80多名市民購買瞭IP服務,且以充值100元占大多數。那麼話費可以用到什麼時候?“可以用到明年。”該業務員並沒有給出確切時間。記者打其客服電話得知,隻能用到明年1月,如果用不完可通過客服幫忙續期,但記者看到充值卡上寫著“最終解釋權歸東莞信合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如果他們不答應續期,怎麼辦?於是記者提出退卡,但該業務員表示已經充進去,不能退。
記者采訪瞭相關業內人士瞭解到,此類IP話費卡其實是基於一些公司自己研發的系統,消費者使用起來比較麻煩,因為話費不是直接充到消費者的手機號碼裡,而是借助在其他未知號碼上,一旦部分黑心商傢關閉系統,那話費可能就沒瞭。
部門回應:流動攤檔難以管理
“這個公司存在欺詐行為,為什麼擺瞭這麼多天都沒人來管?”李小姐不解。
記者就此向12315投訴,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於這類路邊擺攤販,因為他們沒固定經營場所,沒辦營行執照,工商也沒這個管理權,建議找城管。隨後,記者撥打12345政府市民熱線,客服員回答,對流動小販,城管最多隻有驅趕不讓其擺攤,而無法讓公司退款,市民隻能與商傢協商解決。隨後,記者咨詢瞭該商傢客服熱線,客服員說東莞信合科技有限公司在江門沒店。
律師說法:小數額損失訴訟成本高
那麼,消費者如何維權呢?廣東江達律師事務所主任張中強表示,維權的途徑除瞭自行找到商傢進行協商,無非三種途徑,刑事、行政、民事。“消費者通過12315、12345電話投訴,希望通過行政處理方式來解決,目前看來這種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再看商傢的宣傳行為、業務行業是否存在“捏告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行為,或者是否存在刑法規定的非法經營行為等,如果存在,消費者可以聯合向公安機關提出指控。最後就是民事訴訟,消費者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不過象這種小數額的損失,要通過訴訟行為爭取權益,可能付出的代價是比較高昂的,所以還是建議市民以事先防范為主。”
那麼如何防范,張中強提醒消費者註意兩點:一是看商傢是否有經營資格,二是要擯棄貪便宜的心理,最好是從正規渠道,如營業廳、便利店等購買充值卡或充值。”
Orignal From: 充100元送100元?手機充值貓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