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農民用傳統方法建房,隻花瞭1480元

一位農民僅花費150英鎊(¥1,480元)用傳統方法和他在廢料桶裡找到的材料建瞭一間房子。

59歲的米切爾·巴克(Michal Buck)在牛津鄉下他傢花園後方,使用天然的材料和廢物建成瞭這座“圓屋”。米切爾退休前是位美術老師,現在是牛津附近的一個鄉下小農戶,他開始出租這個房子。他的租戶是附近奶牛場的一名工人,她用牛奶來付房租。

圓屋建造原理可追溯到古代,隻使用泥土,黏土和稻草建成。建造過程中,巴克先生從鄰居傢的廢料桶裡“搶救”出瞭地板,用一輛舊卡車的擋風玻璃做瞭幾個窗戶。他為瞭少花錢減少碳排放甚至肩挑背扛瞭一堆10英尺(3.4米)寬的茅草束。

這位具有獻身精神的三個孩子的父親自學瞭如何搭建錯綜復雜的茅草屋頂。雖然沒電但農莊引以為傲的是可以免費用水,水來自附近一個泉眼。墻壁用石灰和樹脂混合物刷瞭一遍。

農莊內部有廚房,用餐區,和最大化下部空間的雙層床。燒木頭的爐子提供熱量,多虧瞭圓屋的土墻和茅草屋頂使屋子驚人地保暖。前門外有口淺井作為原始的冰箱存放牛奶和其它飲料。

獨立屋甚至有甚至有它自己的堆肥式廁所外屋。

巴克先生花瞭兩年的時間搜集材料建房子,他說他顛覆工作一輩子才能買上一座房子的觀念。他說:“我原打算一分錢都不花,但出瞭點差錯,結果花瞭150英鎊。”

“假如我是個房地產商的話,那我超支太多瞭,原先打算不花錢,現在150英鎊的費用是個大手筆瞭。”

“但我認同房子不能花費太多的理念。蓋房子不必鋪張浪費——你隻需要一塊地能建就好瞭。用這個方法人們就不需要做一輩子房奴瞭,這是我想要挑戰的。我也使用瞭最天然的方法——我想要讓房子融入環境而不是讓它顯得與之格格不入。”

他說:“除瞭玻璃外,房子所有的材料都來自當地,都可降解。好好維護的話房子可以使用很久,終有一天它要回歸土地,變成一抔土。房子墻上寫下瞭幫助過的人們的名字,其中包括三頭牛——Marigold, Crystal和Mist,它們貢獻瞭三坨糞用於糊墻。”

數千年來全世界各地人們都在建造圓屋。英國圓屋傳統上用粘土,下層土混合入沙子,稻草,水,再讓牛在上面踩踏和好。混合土被鏟到石基上,讓工人在上面踏實,一層層疊加變硬就建成瞭。



Orignal From: 英國農民用傳統方法建房,隻花瞭1480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