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時報》網站近日報道,印度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的首顆導航衛星將於當地時間7月1日發射升空。報道稱,這顆導航衛星是印度規劃中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7顆在軌衛星中的首顆。根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設計方案,這7顆導航衛星在2015年前後完成組網,將能為印度及其邊境周邊1500公裡范圍內的用戶提供精確定位、導航及授時服務,從而完成“區域衛星導航系統”。
按照印度的計劃,第二步從“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向印度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邁進。印度計劃在初步建成國產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後,再發射大約10顆導航衛星,最終形成印度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長期以來,印軍一直希望借助衛星定位系統提高其精確制導武器的精度。為此,印軍分別同美俄簽訂獲取美制GPS和俄制“格洛納斯”系統的協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印軍的需求。
那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軍事領域有哪些作用?對提高軍隊信息化水平有哪些意義?本臺軍事觀察員魏東旭表示,一支強大的軍隊要想完全實現信息化,必須要擁有獨立自主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不僅是戰場上的一雙眼睛,也是指揮系統中重要的神經中樞。魏東旭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主要用於戰場指揮、部隊的調動部署以及引導精確制導武器進行攻擊。一支強大的軍隊要想完全地實現信息化,必須要擁有獨立自主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樣才能在復雜的戰場上摸清敵我雙方的具體部署,讓攻擊和防禦部隊實施精確的部署,讓己方的火力對敵人的重要目標發動精確打擊,也就是說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不僅是戰場上的一雙眼睛,它也是指揮系統中重要的神經中樞。”
印度軍方既然分別同美俄簽訂獲取美制GPS和俄制“格洛納斯”系統的協定,那麼,為何還要花費巨資開發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呢?魏東旭表示,印度此舉顯示瞭它不想讓自己的衛星導航能力受制於人的決心。魏東旭稱:“因為印度肯定也不想讓自己的衛星導航能力受制於人,印度自己開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不僅能夠讓手中的大地烈火彈道導彈以及佈拉姆斯穿越巡航導彈打的更準,還可以為其主戰坦克、先進的戰鬥機以及水面艦艇提供穩定的定位和導航服務,能夠全面提升印度陸海空三軍的作戰能力,所以它要把這種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種優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另外,有觀點認為,印度的IRNSS系統至少落後我國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5至10年,魏東旭表示,印度系統與“北鬥”差距較為明顯,“北鬥”由中國完全自主研發,已經形成瞭局域的網絡,而印度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關鍵部件如星載原子鐘等還需要從西方進口,這樣就為以後留下瞭巨大的隱患。他說:“北鬥導航系統是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已經形成瞭局域的網絡,已經覆蓋到瞭東南亞的國傢,下一步將要構建全球的網絡,但是印度的衛星導航系統剛開始建設,它在進度上比中國慢瞭很多年,另外中國軍隊已經開始裝備北鬥系統的各種終端機,在使用當中積累的經驗和反饋的問題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北鬥導航系統,而印度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其中像星載原子鐘這樣的關鍵部件,還需要從西方國傢進口,這樣勢必會留下很大的隱患。”
Orignal From: 印度首顆導航衛星發射成功:落後“北鬥”5-10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