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教室裡來不及逃生的孩子們怎麼辦?“土專傢”李鎖峰研發出一種可以緊急避難的防震課桌。當兩塊重350公斤的水泥預制板從5米高空落下,正面砸到防震課桌上,課桌完好無損。
當地震來臨時,學生可迅速躲到課桌下,抽出課桌抽屜底板拉下,與課桌形成一個可通氣的櫃子,櫃子空間可容納一個1.7米的成人,及時躲避地震造成的危害。
目前,該產品已經過質監部門的檢測,發明者已申報瞭62項發明專利。
李鎖峰是個愛琢磨事的人。
側方位停車的時候,他在想車子怎麼才能平移;打臺球時,他在琢磨怎麼才能讓前輕後重的球桿更有準頭;窨井蓋冒臭氣,他琢磨怎麼設計一個不冒臭氣的窨井蓋……
他有想法,也能找到答案。兩年來,他申報瞭62項專利,其中一半是產品發明專利,目前有16項經過審批,9項專利投入使用。
“剩餘的正在審批之中,大多數都能通過。”僅有初中學歷的李鎖峰底氣十足。
在機械制造之鄉——江蘇溧陽,38歲的李鎖峰很有名氣,他是沒有學歷的“土專傢”。
李鎖峰不是個好學生,當年讀書,數理化很好,英語每次考試基本都得零分,但他喜歡動手,尤其對機械方面感興趣。
盡管數理化老師都看好他,但這個不符合全面發展要求的學生最終被淘汰瞭,連初中都未能畢業就去廠裡打工瞭。
剛上班,李鎖峰就給廠長露瞭一手。
這是傢羊毛衫廠,一個工人看3臺機器,因為是人工接線頭,工人們都忙得團團轉。經過研究,李鎖峰發明瞭一個裝置,把接線頭工作改造成瞭機械化,當別人忙得團團轉時,他翹著二郎腿坐在一邊看。
這個發明驚動全廠,廠長決定在全廠推廣,效率提高20%。在之後10年內,他的這項技術在常州市得到大面積推廣。
10多年來,李鎖峰改造創新瞭許多機械制造工藝,但都僅限於他的本職工作,還有更多的想法隻能留在腦海裡和圖紙上。
2011年年初,江蘇省確定“十二五”發展規劃,其中轉型升級工程和科技創新工程放在發展的首位。
此時,李鎖峰已經創辦瞭溧陽市正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企業正處於緩慢發展期。在一次走訪中,溧陽市竹簀鎮科技助理吳啟洪問他:“你這麼多想法為什麼不申請專利呢?”
“我不會呀。”
“你不會我可以幫你申請,申請專利政府還有補貼。”
兩人一拍即合。李鎖峰把埋藏瞭20年的想法統統倒瞭出來,一口氣申請瞭62項專利。
防震床是李鎖峰耗費精力比較多的一項專利。
汶川特大地震後,李鎖峰一直在思考,地震突發,如何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安全避震?他想設計一種防震床,在一次科研洽談會上,一位教授說,先拿70萬元研發費用,不能保證一定成功。
李鎖峰決定自己設計。歷經1年時間,防震床設計成功。
這是一個外表看上去並不特別的雙人床。報警器裝在墻上,如果墻體晃動達到一定強度,報警器報警,傳感器電路閉合,電機啟動,在5至8秒內,兩塊床板相對向裡翻轉,床上的人會被翻到床箱內,兩塊床板與底板呈三角形,把人保護在三角形內,地震結束後,打開洞口逃生或者等待救援。
經相關部門現場實驗,4噸重的樓板從3米高空墜下,防震床完好無損。
2011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減災與安全博覽會上,李鎖峰的智能防震床以中國專利產品被列入“減災與安全供應商推薦目錄”,得到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兼緊急救災協調員瓦萊麗·阿莫斯的稱贊。
海嘯避難球、防震房、防震課桌,李鎖峰設計瞭一系列防震避震產品,多數產品獲得專利。
目前,防震床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李鎖峰的企業得到快速發展。
今年3月,在團江蘇省委掛職幹部蔣曦的幫助下,李鎖峰和江蘇大學簽署合作協議,他的企業成為該校的實習基地,雙方共同開發新產品。
“創新其實很簡單,把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常識轉換到其他事物中就是一種創新。”李鎖峰說,“許多機械工程師隻考慮正常使用維修,按規矩走,我的想法是在原有基礎上改進使用方法,減少耗材,提高效率。”
李鎖峰說,今年他還有20多項技術改造和發明準備申請專利。
Orignal From: 江蘇牛人發明防震床和防震課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