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從“神一”到“神九”都屬於研發階段,“神十”則是真正的應用階段,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瞭可以實際應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可以為在軌的各類航天器輸送人員和物資。
從此前的研發試驗階段,進入到真正“實戰”的應用階段,神舟十號和此前的“神八”、“神九”有何不同?神舟十號的發射,對於我國建設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有哪些意義?
[關於入“宮”]
三名航天員近期將確定
新概念提示:航天員依舊 “兩男一女”;飛行時間比“神九”多2天;航天員進入“天宮”後將電視直播進行太空科普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神十”仍將搭載3名航天員,2男1女的可能性較大,但神舟九號航天員將不再參與神舟十號的飛行任務。第一乘組將會在近期確定。
周建平指出,神舟十號計劃在太空飛行15天。其中航天員在“神十”與天宮一號組合體內呆的時間是12天,發射到交會對接段2天,飛船從天宮一號撤離後到返回1天。
航天專傢、《國際太空》雜志執行主編龐之浩昨天下午告訴記者,“神十”的飛行時間比“神九”多瞭兩天,以完成更多的試驗任務。“天宮一號的設計壽命是兩年,由於燃料消耗比較少,今後很有可能還會延長壽命。在載人方面,天宮一號的設計載人能力為一個人上去可以呆60天,三個人則可以呆20天。‘神九’已經用掉瞭10天,‘神十’上去還可以呆12天,說明天宮一號的載人能力還有一定的餘量。”
周建平介紹說,在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後,將會專門安排一個時段,通過電視直播的形式,向地面的公眾介紹太空特殊的微重力環境,並通過實驗操作講解微重力狀態下的物理現象等。
“‘神十’和‘神九’的總體任務差不多,但會有很多新的特點和任務。”龐之浩說,和“神九”相比,“神十”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後,將會增加新的科學實驗項目,比如安排維修空間站方面的試驗,積累在軌生活經驗等等。
從“神九”到“神十”,在周建平看來,主要任務已經從以試驗為主轉變為應用飛行,神舟十號將標志著我國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的全部任務,此後將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階段。
嫦娥五號攜“足夠多”月球樣品返回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3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未來執行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第三步“回”計劃的嫦娥五號衛星,將帶著“足夠多”來自月球的樣品,回到地球。回落點應該會在中國北部草原地區。
葉培建表示,從工程學上,嫦娥五號從其預定的月球著陸點返回,落在西南地區是最優選擇。但西南多山區,擔心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難以尋找,可以選擇落在北部草原地區,但要為此進行更多技術攻關。
月球采樣返回需解決包括如何在月球上采樣、采樣完成後從月面起飛、起飛後在月球軌道上與軌道器進行交會對接、返回地球時高速再入大氣層等一系列難題。
根據中國月球探測計劃,2020年前以無人探測為主,分“繞”“落”“回”三個階段,即繞月探測、月球軟著陸和實現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第一次月球采樣返回。
載人登月尚未立項,探火星已具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3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根據航天白皮書公佈,目前中國已開始載人登月關鍵技術的攻關。
他說,美國早已進行過載人登月任務,他們要去更遠的地方,如火星、小行星。
除瞭中國,想去月球的還有歐洲、俄羅斯、印度等。葉培建用三句話表達瞭對中國人登月的期望:“隨著航天技術的提升,中國人應該去月球。至於什麼時候去,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
談及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他說,通過月球探測工程,已掌握很多技術,也建起很多基礎設施,中國深空測控通信能力將可達到距地球4億公裡的火星,具備對火星探測遠距離測控通信能力。
不過,根據國傢的綜合考量,火星探測目前暫無明確計劃。月球探測計劃,2020年前以無人探測為主。
全國人大代表、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兼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3日亦透露,備受關註的載人登月計劃仍未正式立項,但各方關於這一問題的看法已趨於一致。“中國人總歸要登上月球的,既然要去,我的看法是越早越好。”胡浩說,越來越多技術人才的湧現,豐富的知識儲備,加之國傢發展帶來的經濟保障,中國航天正面臨難得的戰略發展機遇。
[關於建站]
在哪發射:文昌發射中心主攻空間站艙段發射
新概念提示:我國首個沿海發射基地;地理優勢可提高火箭運載力7%以上;結合當地旅遊環境建設國傢級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周建平透露,作為我國航天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建設正在穩步展開,將在兩年左右具備發射能力。屆時,海南航天發射場將具備發射長征七號和長征五號,包括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能力。
他還表示,今後空間站的艙段和貨運飛船,將主要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而載人飛船的發射仍然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載人航天發射場進行。
昨天下午,龐之浩告訴記者,我國現有的三個衛星發射基地都處於內陸,文昌發射基地將是我國首個沿海發射基地。
文昌發射基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和其他三個發射場相比,文昌發射基地的緯度更低,更接近赤道,可以更好利用地球自轉力。比如,同樣的火箭從西昌拿到海南去發射,就可以提高運載能力7%以上。其次,文昌地處海邊,便於直徑超過3米的火箭通過輪船進行運輸。如長征五號火箭,由於箭體直徑達5米,無法通過鐵路運輸到其他發射場。
第三,海邊的文昌發射場方向非常廣闊,火箭升空後的航區和落區都是海上無人區,對地面的威脅也將大大降低。
第四,海南文昌發射場還將結合當地的旅遊環境,建成國傢級的開放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完全向公眾開放。
“文昌發射基地的建成,將有助於我國航天發射場形成沿海內陸相結合、高低緯度相結合、各種射向范圍相結合的新格局。”龐之浩說。
怎麼發射:長征五號大推力火箭明年首飛
新概念提示:2014年實現首飛;采用模塊化設計;發動機環保還能重復利用;為今後空間站、空間探測器的發射奠定基礎
周建平在兩會期間還透露,目前大推力火箭和貨運飛船都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中國空間站的建設,離不開大推力的火箭。”《國際太空》雜志執行主編龐之浩介紹說,中國大推力火箭以長征五號為代表,將為今後空間站、空間探測器的發射奠定基礎。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的信息,長征五號是我國研制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它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是名副其實的太空“大力神”。目前,已進入大型地面驗證階段,預計將於2014年實現首飛。“和長征系列其他火箭相比,長征五號具有很多優點。”龐之浩介紹說,首先,長征五號系列采用的是模塊化設計,由直徑為5米、3.35米和2.25米的三種模塊構成。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需要把不同模塊組裝成不同推力的火箭,以執行不同的任務。
其次,長征五號使用的是液氧或者液氫發動機,不僅無毒、污染,推力更強大。第三,這種新型發動機還可以回收重復利用,從而節約成本。
如何建設:初期將建三個艙段,每個重20多噸
新概念提示:初期將建造三個艙段;按長期載3人狀態設計;在軌運營10年以上;2020年後或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3月1日,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初期將建造三個艙段,包括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每個重20多噸。
周建平還詳細透露瞭中國未來空間站的結構。他介紹說,核心艙前端設兩個對接口,以便載人太空船對接和停靠;後端設後向對接口,用於貨運飛船停靠補給。在空間站運營期間,飽和時將有一艘貨運飛船和兩艘載人飛船,整個系統將達90多噸。
周建平還透露,空間站擬按長期載3人狀態設計。載人空間站建成後,將在軌運營10年以上。“決定空間站壽命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經費和材料技術。”昨天下午,龐之浩告訴記者,目前國際空間站每年運行費用高達10億美元,對美俄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其次,構成空間站的部件,在外太空高輻射、高溫差等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壽命也很有限。“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壽命本來是到2015年,但美俄可能會延長到2020年。”“即便如此,到2020年後,中國空間站還是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龐之浩說。
周建平也表示,中國的空間站將為全球科學傢提供科學研究和實驗機會,滿足最新最近的空間探索及空間資源利用等科研需要。
Orignal From: 我國航天規劃:載人登月未立項,探火星已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