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服務員、虛擬迎賓、心情點餐、百變環境、菜品追溯……在剛剛結束的2012年國際餐飲博覽會上,中國烹飪協會聯合數傢科技及餐飲企業,共同打造瞭一傢“未來餐廳”,諸多高科技、自動化元素註入其中。10年至15年以後,它們或將成為我們身邊的尋常事。我們不妨一邊憧憬未來,一邊享受如今層出不窮的餐飲小創意吧。
未來餐廳
預訂
網絡下單 彩信確認
在未來餐廳,顧客可以通過網絡提前預訂菜品、桌位以及相應的服務,甚至可以提前完成支付,到店即可直接用餐。身份識別、預訂信息確認的過程,通過二維碼彩信在手機終端的應用來完成,同時自動識別手機接收狀態自動進行短信補發,確保預訂無誤。
點餐
檢測心情 推薦方案
第一次進一傢陌生的餐廳,經常會不知道點什麼菜好。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景象:通過心情檢測,智能地測出顧客的心情、性格或者飲食習慣,然後結合餐廳管理系統直接給出相應的菜譜,顧客不需再為點菜糾結,廚房就能送上合適的菜品。
等位顧客 現金自助
顧客可以通過現金自助點餐終端,自助點餐下單,並且與結賬一步完成,就座後將打印的小票給服務員即可,服務員直接下單,無需重復點餐收銀的環節。現金自助點餐終端為等位的顧客提供瞭人性化自助服務,既能降低服務員的需求量,減少服務員的工作量,大大緩解現在餐飲行業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難題,又能避免錯單、漏單,提高點餐、送餐效率。
人臉識別 智能引導
當顧客靠近攝像頭,“人臉識別智能廣告”系統會自動識別客戶的性別、年齡等,並根據這些數據,選擇相應的廣告來播放。通過互動應用程序,系統對客戶的關註點進行統計與分析,自動生成數據報告並提供給餐廳的市場部門,輔助營銷管理決策。在未來餐廳,這套系統還可以應用為智能菜譜的推送,系統在不經意間捕捉客戶的人臉信息,然後自動播放合適的菜品,引導顧客點餐的決策。
全息成像 展示菜品
未來餐廳的包間裡,顧客點餐時可以同步看到所選擇的菜品以立體漂浮形式展現在面前,這就是全息菜品成像。它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面錐體,通過表面反射原理,將光信號反射到這個錐體中的特殊棱鏡上,匯集到一起後形成具有真實維度空間的立體影像。顧客的視線能從任何一面穿透它,立體感很強,仿佛看到真實的菜品在轉動。
服務
迎賓送餐 機器人上
在未來餐廳的迎賓區域,仿真美女外形制作的迎賓機器人面部表情豐富逼真。她能自動識別來客的出入,並可根據環境做出擺手、眨眼、鞠躬等高度擬人化的動作,並伴有清晰流暢、耳感自然的問候語。這位美女還可以根據需求預制多種語言。此外,餐廳裡還有點餐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和舞蹈機器人進行服務。點餐、送餐機器人裝有自動巡航系統、蔽障系統、語音識別系統、多方位傳感系統,在前往餐位及返回預備位時,避免與物體發生碰撞。舞蹈機器人擁有13個自由度,可以內置多套舞蹈動作。
環境
玻璃櫥窗 廣告載體
經過餐廳時,你會不經意地被玻璃上播放的趣味廣告所吸引。未來,這種利用玻璃櫥窗進行影像播放的廣告模式會日益普及,吸引路人進店消費。這種播放模式通過理光超短焦投影機結合高清投影膜完成,大大縮短瞭從投影機到投射表面的距離——從機體到畫面隻要11.7厘米。
用餐氛圍 隨意調節
六一兒童節餐廳的環境是迪斯尼樂園;會員過生日,就用他的照片做成專屬生日墻……未來,餐廳的用餐環境可以經常變換。餐廳內墻是營造用餐環境的關鍵區域,通過高科技手段和拼接融合投影技術,使成像畫面充滿整個墻面,從而渲染出不同的用餐環境。
晨報記者 肖丹
另類創意
野餐褲 把餐桌穿身上
很多人都喜歡在周末自帶餐食外出野餐,但是很少有人會自帶桌椅,而是選擇席地而坐,把食物飲料直接放在鋪瞭桌佈的草地上。吃飯時多少有些不舒服。
日前意大利一傢設計公司設計出這樣一款“野餐褲”,就是在原有牛仔七分褲的基礎上加裝一片特殊材料的灰色“桌佈”。盤腿而坐時,大腿間的佈料自然形成一個平面,使用者可以把它當成小桌子。褲子上的“桌佈”采用瞭非牛仔的特殊佈料,不吸油不吸水,很容易清潔。褲子右腿還有一個可拆卸的放置飲料的小工具。這件“野餐褲”堪稱野餐愛好者的必備行頭。
趣餐盤 跟食物玩遊戲
波蘭設計師Boguslaw Sliwinski日前設計瞭這些創意盤子,他在每一個盤子上預先勾勒出一個包含有各種運輸工具的場景,而你需要做的,隻是將合適的食物放到合適的位置上。除此之外,設計師還設計出另一款“運動”系列,在盤子裡畫上各種運動形態的人物,搭配上食物,創造出瞭非常有趣的畫面,為吃飯這件事增加瞭不少趣味。如果拼出有創意的圖案,就餐能打折,定會有不少精彩作品誕生。
微食物 模型美食范兒
在快節奏時代,“微”概念日漸流行,各種與“微”有關的事物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關註。以色列藝術傢Shay Aaron顯然也認識到瞭“微”的重要性,制作瞭“微食物”系列。
從圖片看,這位藝術傢極有“大廚”水準,無論是簡單一些的各式水果蔬菜,還是火雞、生蠔、比薩三明治、熱狗、沙拉,都做得有模有樣,秀色可餐。不少看過這些圖片的網友紛紛抱怨“被勾起瞭食欲”,但由於整個系列的食物都僅有硬幣大小,所以又有種“不夠塞牙縫”的感覺。不過,大傢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這些“美食”都僅僅是模型而已,許多模型還被制成各種手機掛件和鑰匙鏈。
水下吧 穿泳裝戴頭盔
繼迪拜的“水下酒店”之後,酒吧也“下水”瞭,你得穿著泳裝,戴著氧氣頭盔去泡吧。據說這個酒吧建在一個遊泳池的底部,顧客通過升降電梯到達酒吧,戴著高科技的水下頭盔,通過長長的塑料管來喝飲料,還能玩飛鏢遊戲。不過想說話的話,必須通過電子聽筒。這個水下酒吧是一傢手表公司為瞭宣傳他們的防水手表在紐約開設的。
物理控 定量控制吃喝
意大利設計組合Acquacalda用這組設計告訴我們,其實設計就是一點兒智慧和個性加上你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這個帶刻度的碗是測量食物重量的,極其適合需要減肥或者控制體重的人。把碗放到水裡,根據浮力原理,就可以知道碗裡東西的重量瞭。
這個倒酒裝置運用瞭帕斯卡定律。即流體力學中,封閉容器中靜止流體的某一部分發生的壓強變化,毫無損失地傳遞至流體的各個部分和容器壁。這樣一來,就再也不用擔心“分酒不均”瞭。
Orignal From: 未來用餐,可是個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