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來,英國深海探險公司不斷組織遊客搭乘潛艇潛入大西洋海底,觀賞“泰坦尼克”號沉船的殘骸。在“泰坦尼克”號發生海難100年後,這種探險已經接近尾聲,讓這艘著名沉船的殘骸真正獲得安寧,長眠於海底。在潛入海底觀賞“泰坦尼克”號殘骸時,就職於深海探險公司(曾將150人帶到海底觀賞殘骸)的羅佈-麥卡倫拍攝瞭一系列照片,用鏡頭講述海底之旅看到的殘骸景象。探險結束後,麥卡倫將此行的所見所聞所想付諸筆端,全文如下:
嚴重受損 佈滿鐵銹
隨著潛艇穿過冰冷的海水,潛入超過2英裡(3218米)深的海底,我透過潛水器的窗戶,註視著深不見底的深淵。借助潛艇外面的燈光,我能看到古代的地貌,幾乎與月球地貌一模一樣。不時,還會有奇特的水生動物闖進我的視線,進一步提高瞭海底探險的奇異氣氛。
突然間,我看到瞭自己永生難忘的景象——“泰坦尼克”號的殘骸。隨著潛艇的下潛,這艘世界上最著名的客輪的船首慢慢在我的眼中“升起”。1912年4月,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的生命在這裡走向終結,冰冷的海底成為它的墳墓。即使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泰坦尼克”號的船首仍給人一種雄偉壯觀之感。生銹的欄桿和巨大的輪廓告訴我,這就是“泰坦尼克”號無疑。
我們的潛艇繼續在這艘巨船的殘骸上方前行,宏偉的樓梯和上層甲板深深吸引瞭我。我可以想象,在“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前,富有的乘客曾在甲板上狂歡,盡情享受旅行帶給他們的快樂,但快樂的背後卻是他們無法想象的災難。在距離船首大約1英裡(約合1609米)的地方,我們找到瞭“泰坦尼克”號的船尾,破壞程度超過船首,兩側被嚴重撕裂,巨大的金屬板訴說著當時的可怕遭遇。
雖然已經嚴重受損,佈滿鐵銹並且長時間遭到海水的侵襲,但這個帶有悲劇色彩的遺跡仍給人一種史詩性的宏大之感,我想這就是“泰坦尼克”號的魅力所在吧。“泰坦尼克”號殘骸的驚人之處就在於它龐大的身軀。船首和船尾這兩大主要部分成為海床上兩個引人註目的紀念碑。
“泰坦尼克”號的主推進器采用三葉片設計,由青銅打造,其中一個主推進器仍保存完好,重量是我們乘坐的潛艇(18噸)的2倍。借助於潛艇,我們得以對海床進行詳細探索。“泰坦尼克”號是當時建造的體積最大的客輪,也是迄今為止建造的最漂亮的客輪之一。即使到瞭今天,它的殘骸在經歷瞭100年的侵襲之後仍讓人心生敬畏和感到卑微。
探險費用5.9萬美元
之所以有幸潛入海底觀賞“泰坦尼克”號殘骸要感謝我所在的公司——總部設於馬恩島的深海探險公司。這傢公司擅長進行深海研究和勘探,主要用於科學研究、電影拍攝和調查目的。為瞭進行此次探險,我們與俄羅斯科學院的謝爾紹夫海洋研究所合作。他們是兩艘“米爾”潛艇的主人,每艘的潛水深度都可達到2萬英尺(約合6096米)。通過合作,我們幫助研究所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米爾”潛艇的費用部分也由我們承擔。我們曾進行過很多次引人註目的海底探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探秘德國戰艦“俾斯麥”號的殘骸。1941年,“俾斯麥”號在愛爾蘭沿海西南部大約350英裡(約合563公裡)的海域被英國皇傢海軍擊沉。
另外一次更加吸引人的海底探險自然就是探秘“泰坦尼克”號殘骸瞭。1986年,美國著名海洋學傢羅伯特-巴拉德發現瞭它的殘骸。值得一提的是,“俾斯麥”號殘骸也是他在1989年發現的。過去10年來,深海探險公司組織瞭近200次潛水,帶領150人觀賞“泰坦尼克”號殘骸,費用5.9萬美元。盡管2012年是“泰坦尼克”號海難100周年紀念,但這一年的訂票人數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超額定購情況。深海探險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銀行傢、教師、飛行員、醫生、歷史學傢,有時也會有“泰坦尼克”號海難幸存者或者遇難者的後代。
海底長眠 歸於平靜
13年後,2012年成為我們潛入海底觀賞“泰坦尼克”號的最後一年。這是一種令人永生難忘的冒險,但在“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年後,現在已到瞭停止這種探險的時候,讓這艘充滿悲劇色彩的客輪真正歸於平靜,在海底長眠。
世界上隻有5艘潛艇——采用高科技金屬打造——能夠經受住“泰坦尼克”號殘骸所在深度的巨大壓力。這艘沉船的墳墓距海面大約1.25萬英尺(約合3810米)。整個海底探險從紐芬蘭開始,乘客首先登上一艘客船,前往“泰坦尼克”號失事海域,而後搭乘潛艇潛入海底,與殘骸進行親密接觸。公司通常給乘客一天時間,讓他們熟悉潛艇,同時向他們簡單介紹一下情況。在此之後,他們還要在課上瞭解“泰坦尼克”號的歷史以及有關海洋學研究和深海考察方面的知識。第二天早上,他們搭乘潛艇潛入海底,大約兩個小時抵達海床。
從大約800英尺(約合243米)的深度開始,潛艇便進入無邊的黑暗之中,因為陽光在海水中隻能穿透大約800英尺。隨著潛艇進一步下潛,我們隻能使用潛艇自身的燈光打破包裹著我們的黑暗。抵達海床後,潛艇首先環繞“泰坦尼克”號的兩個主要構件——船首和船尾,時間大約在4到8小時之間,而後前往其他殘骸的所在地。
鞋子數量令人吃驚
透過潛艇窗戶看到的景象真的非常壯觀,那種震撼是任何照片無法給予的。由於重重地撞到海床,船尾已經嚴重受損。“泰坦尼克”號斷裂沉沒後,船尾估計以30節的速度沉入海底。此行中,我看到瞭“泰坦尼克”號巨大的輪機艙,龐大的機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樣引人註目的是3個巨型推進器,總重量超過100噸,最大的兩個直徑達到23英尺(約合7米)。這些推進器非常堅固,因此得以幸存。
不過,我們沒有發現“泰坦尼克”號的4個巨大通風井,在開始沉沒時,它們顯然已被撕裂。它們的碎片到處都是,覆蓋瞭一片廣闊的區域。幸運的是,我們還是得以一瞥一些船艙的內部景象,這要感謝外部的鋼板在災難中被無情剝離。雖然木制品和織物早已經不復存在,但金屬墻壁和銅制配件還是保留下來。最令人感到心疼的是史密斯的船長艙,按照帶有英雄色彩的航海傳統,他與自己的船一起沉沒。在船長艙的3個房間中,臥室的清晰度最高,瓷浴缸仍保存完好。
更令人感到吃驚的景象可能仍舊是散落在船首和船尾周圍海床上的各種物品,其中包括瓶子、陶器、餐具、手提箱和鞋子。衣服、地毯或者其他物品無法保存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早已經腐爛或者被海洋生物吞噬。皮革制品大都保存完好,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淤泥。海床上鞋子的數量令人感到吃驚,這是因為“泰坦尼克”號在午夜前沉沒,當時很多乘客都在船艙裡休息,穿著睡衣,鞋子放在門外,交由服務員打理。數量驚人的鞋子的背後是驚人的遇難人數,這讓我們在造訪殘骸時內心不免產生一種恐懼,同時也產生一種同情。
慘痛教訓永遠牢記
“泰坦尼克”號海難共有1514名遇難者,遺體早已經與大海融為一體。當時,很多乘客死於溺水或者因長時間泡在冰冷的海水中造成體溫過低,最後離開人世。一些遺體被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帶入海底,最後四處漂流,或者被潛伏在這個深海區的海洋動物吃掉。
實際上,深海動物的存在也是人們造訪“泰坦尼克”號殘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海底1萬英尺(約合3048米)的深度,似乎任何生物都無法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但大自然卻是一個奇跡創造者,很多生物在冰冷漆黑的深海世界茁壯成長並繁衍生息。此次海底之行中,除瞭“泰坦尼克”號的殘骸外,最讓人感到吃驚的莫過於形形色色的深海動物,例如身長6英寸(約合15.24厘米)的鼠尾魚、白色的螃蟹以及一系列發光動物,它們會發出綠光、藍光和白光,吸引異性和獵物。但這些鮮活的動物的魅力永遠也無法與已死的“泰坦尼克”號相提並論。“泰坦尼克”號的悲劇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人類最終意識到技術並不總能征服大自然,同時也不可能制造出一艘永不沉沒的船。
每當看到“泰坦尼克”號的殘骸,我總有這樣一種感覺,展現在我眼前的是帶有悲劇色彩的人類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造訪一戰英雄紀念碑時,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在歐洲北部戰場,他們一個個為瞭祖國倒在血泊中。為瞭紀念他們,我們建造瞭紀念碑,用這樣一種方式牢記他們的英雄事跡,同時也警告世人不要讓可怕的歷史重演。最後我要說的是,這是我最後一次造訪“泰坦尼克”號的墓地,最後一次通過觀看殘骸想象它曾經的華麗和雄偉,能夠有這個機會我感到非常榮幸。
“泰坦尼克”號靜靜地躺在海底,經過長達100年的侵襲,殘骸早已經銹跡斑斑
會客室木制餐具櫃內的白色陶瓷餐具。搭乘潛艇潛入海底觀賞“泰坦尼克”號殘骸的費用為5.9萬美元
A甲板末端的船員艙,標識仍保存完好
卡拉卡夫瓶和玻璃杯仍然站立並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後幸存,狀況幾乎與最初時一模一樣
盡管2012年是“泰坦尼克”號海難100周年紀念,但這一年的訂票人數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超額定購情況
從大約800英尺(約合243米)的深度開始,潛艇便進入無邊的黑暗之中,陽光在海水中隻能穿透大約800英尺
Orignal From: 泰坦尼克號百年殘骸探秘:鞋子數量巨大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