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強變身間諜機器人:美科學傢將電極植入蟑螂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傢們正在考慮使用一種燃料電池將蟑螂體內的糖分轉化為電能,從而向著將這些昆蟲變成事實上的“半機械生物”邁出重要一步。一旦科學傢們有能力將燃料電池的體積縮小至可以無損地植入蟑螂體內的程度之後,它們便可以被用於驅動探測器或記錄儀等設備。

  凱斯西儲大學化學傢丹尼爾·希爾森(Daniel Scherson)表示,將一個可充電電池和一個生物電池植入蟑螂體內,它們將可以存儲產生的電能。他說:“如果要說的未來主義一點的話,那麼你或許可以將這些儲存的電能用來實現對蟑螂神經系統的控制,這樣一來你就真的可以用操縱桿控制蟑螂的行為瞭。”因此,在未來的某一天,在你傢廚房地板上到處亂爬的惡心蟑螂或許實際上是你不懷好意的鄰居或是美國中情局的間諜機器人!

  糖分電池

  驅動這種內置燃料電池的原料是蟑螂進食的食物,這樣就避免瞭安裝傳統的通過收集蟑螂運動時產生的動能並將其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希爾森的團隊設計的這種燃料電池通過一系列借助酶參與的化學反應將蟑螂體內的糖分轉化為電能。

  首先一種酶會將海藻糖分解為單糖,這是一種雙糖,蟑螂進食之後就會將食物成分分解為這種糖類。接下來第二步,另一種酶會將這種單糖氧化,釋放出電子。

  研究小組首先在海藻糖溶液中進行瞭實驗,隨後在一隻雌性蟑螂的腹部插入電極進行實驗並取得瞭成功。這種生物電池能夠產生大約0.2伏的電壓。有關這一進展的詳細論文已經被發表在瞭在線版的《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間歇性信號發送

  由於研究人員們不希望由於在這些蟲子身上安裝電池系統而讓昆蟲產生過重的負擔,並降低它們活動的能力,他們設想將這些產生的電能儲存在一個電池中,然後用這些電能來執行一些任務,如驅動感應器等。

  對於這一技術的一項潛在應用就是在一些社會化生活的昆蟲,如蜜蜂或螞蟻身上安裝危險化學品的探測感應裝置,當它們四處飛行時就可以幫助察覺環境中隱藏的這類危害。

  這些探測器將會間歇性地開啟並發送其探測結果,當其電池耗盡時便會暫時終止通訊,等待電池再次充電。

  根據希爾森的說法,0.2伏的電壓已經足以驅動一臺信息發送設備。利用這種設備,一隻潛入一場最高保密會議會場的螞蟻將輕而易舉地竊聽到所有的會議機密。

  為瞭達成這一點,研究人員必須盡可能地讓植入的生物電池達到最小化,並且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以防止它在昆蟲體內損壞,並制作專門的信號發送設備。

  對此希爾森很有自信,他表示一切都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在電路學上,人們總是能創造出奇跡。”

科學傢們正在考慮使用一種燃料電池將蟑螂體內的糖分轉化為電能,從而向著將這些昆蟲變成事實上的“半機械生物”邁出重要一步



Orignal From: 小強變身間諜機器人:美科學傢將電極植入蟑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