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這一片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人感覺這裡像是月球表面,但事實上這裡是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地區,由於數十年來的核武器試驗,這裡已經傷痕累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緊接著開始瞭。在此期間美國軍方在這片沙漠地帶進行瞭數百次的核試驗,其中最後一次直到1992年才宣告結束。
由於巨大的公眾壓力,加上冷戰接近尾聲,在內華達州開展的核試驗活動也終於在1990年代初期逐漸趨於終止。
這一片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人感覺這裡像是月球表面,但事實上這裡是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地區,由於數十年來的核武器試驗,這裡已經傷痕累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緊接著開始瞭。在此期間美國軍方在這片沙漠地帶進行瞭數百次的核試驗,其中最後一次直到1992年才宣告結束。
這張地圖上可清晰看到整個實驗區歷次核爆炸的位置和規模。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這裡便成為瞭核試驗場,住在附近區域的居民們早就對時不時的地面震動和騰空而起的蘑菇雲習以為常。後來由於擔心核輻射污染,及持續不斷的和平示威,在巨大壓力下軍方不得不宣佈關閉該試驗場。
這張地圖上,紅色的點就表示一次核試驗,可以看到密密麻麻遍佈的紅點。在這片面積達到1360平方英裡(約352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借助Esri小組開發的數據可視化互動地圖工具,數十年來在這裡進行核試驗造成的結果變得一目瞭然。
在Esri小組開發的這份互動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到核爆炸的位置,進行該次核試驗的目的,以及爆炸的時間。這一地區的很多實驗資料被註明為“武器開發”和“武器影響”研究,但也有一些標記寫的是“和平研究”或是“安全性實驗”等字樣。
大量的核爆炸讓這片原本就一片荒蕪的地區幾乎就像是月球表面
可以看到一條沙漠公路一直通向一個核爆炸後產生的巨大彈坑
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直被用作核武器試驗場,從這張照片上看去,這裡已經彈痕累累
從這張照片上可以對比試驗場內的建築與彈坑的大小。從而得到有關彈坑規模大小的直觀感受
軍方在內華達州的沙漠中測試核武器,直到1992年為止
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一張警示牌警告人們不要進入試驗區域
這是1955年4月進行的一次核試驗,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球升騰而起
這裡最大的彈坑之一是色當彈坑(Sedan Crater),它是1962年7月6日形成的。當時美國陸軍計劃測試核武器能否用於民用目的,比如利用核爆炸開挖水庫。
連年的核試驗讓這裡完全看不出一點生機。
1953年,一次核試驗期間升起的巨大蘑菇雲。1962年一枚1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被在地下636英尺(約193米)處引爆。巨大的爆炸產生瞭一個深達300英尺(約91米)的大洞
1970年12月,一次核試驗之後的放射性塵埃向周圍擴散。1962年那次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雲還漂浮到瞭伊奧瓦和北達科他州的上空。自那以後,有關那些生活在此次核爆炸污染物擴散帶上居民身體受影響程度的話題便一直充滿爭議。
Orignal From: 美國核武器試驗場的驚人景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