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甕堂在南京中華門外的一條小巷子裡,距今已經600多年瞭。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澡堂,600多年來,承載瞭一輩又一輩人的洗澡回憶。
今年春節,一些老南京想去甕堂泡個澡,卻吃瞭個閉門羹:甕堂關閉瞭!昨天,記者瞭解到:甕堂確實已經停業,接下來準備維修。至於將來的用途,目前還不清楚。
伴隨著甕堂的停業,保持著類似老澡堂格局與營運模式的浴室,全南京幾乎已經快找不到瞭。
“逛老城南、登中華門、喝柴火餛飩、到甕堂洗澡”,這是很多人歸納出來的、迅速瞭解南京市井生活的“體驗之旅”。
位於南京中華門外悅來巷2號的甕堂是南京最老的澡堂,可能在國內,也難以找到比它更“老”的澡堂瞭。但是,在營業瞭六百多年後,甕堂在年前悄悄關閉。
甕堂的身世充滿傳奇色彩。坊間流傳瞭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甕堂是朱元璋造城墻時,為瞭解決20多萬民工洗澡問題,才建的。而另一種說法認為,甕堂是附屬於金陵大報恩寺的,是供外國使臣、達官貴人們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級的澡堂子。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洗個澡,搓個背,躺在位子上睡一覺,一支煙、一杯茶,這麼多年來,很多老南京人能夠在甕堂打發一下午的愜意時光。
市民王大爺:感受到這種老城南的古色古香的傳統氣息在這裡頭。感受肯定很好誒,我從小就知道這地方,別的地方找不著,這邊好找誒。
但如今的甕堂已經關門,墻上貼著告示:“因內部調整,暫停營業,敬請相互轉告,何時營業,另行通告。”甕堂的大門、窗子都被水泥封上,堵得嚴嚴實實。甕堂的兩邊有不少老房子,除瞭同樣為文物建築的“沈傢糧行”,大部分房子都已被征收,人去屋空,緊靠“甕堂”的一戶人傢墻上也寫著“征收”字樣。
南京市秦淮區文化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600多歲的甕堂準備修繕瞭,因為甕堂是江蘇省級文保單位,修繕方案需要通過召開專傢論證會後,提交到江蘇省文物局,獲得批準才行。目前,甕堂有修繕的意向,但怎麼修,還沒定。修繕之後,未來怎麼用,目前也不是太清楚。
Orignal From: 中國最古老澡堂關門:距今600餘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