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談論工作、努力、奮鬥,尤其對於許多創業者來說,工作也許會占據瞭你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但是,我覺得有必要用Mike Figliuolo在Inc上面發表的一篇文章給大傢提個醒:請務必要像重視工作那樣註意自己的身體。
咋一看,Mike Figliuolo的文章標題就令人感覺有點危言聳聽:《我差點死瞭,你也有可能如此》。人往往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Mike Figliuolo也是這樣,因為他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失去這個東西。曾在軍隊呆過的Mike自我感覺良好,所以年度體檢他已經好些年不做瞭。不僅如此,平時他也沒怎麼吃過正餐,體育運動也很少練,跟許多人一樣,他的理由是太忙瞭,時間不夠。
直到43歲時,Mike遭遇瞭一場心臟病,在給右冠狀動脈安裝瞭幾個支架之後才活瞭過來。走過鬼門關一遭的Mike現在終於悟到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瞭。
怎樣才能照顧好自己?Mike道出瞭自己的4個刻骨銘心的體會。
1、首先要付錢給自己
理財的第一要務就是在計劃其他開支之前先留一份給自己退休用。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時間分配。Pay yourself first。在為你的工作計劃時間之前,首先要給自己規劃好鍛煉的時間並排在最優先的地位(除非情況緊急),堅持定期執行。
用餐也是這樣,Mike的建議是早飯、午飯都要給自己留夠30分鐘。當然,也許你的確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但一定要記住吃飯是大事,不能草率瞭事,不能吃太多垃圾食品。
2、定期檢查指標
做企業都離不開各種指標,需要靠各種日報、周報、月報來衡量企業的經營狀況。健康作為人最有價值的資產,為什麼你就不註意呢?
需要定期檢查的指標包括體重、膽固醇等,其他的一些關鍵指標因人而異,你的體檢表就是最好的指示。可以利用移動app或可穿戴設備來跟蹤自己的運動量和心率等。
總之,要像管理企業一樣經營好自己的身體。你也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的表格來評估一下自己的運動和身體。把這件事情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最終養成習慣,你的行為和身體就能有很大的改觀。
3、設定好你的目標
企業都要設定自己明確的目標,照顧好身體也一樣,而且必須是SMART原則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達到的(Attainable)、和其他目標需具有相關性的(Relevant)、須具有明確截止期限的(Time-based)。前所所說的體重、膽固醇、運動等都是很好的目標對象。當然,設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定出一些難以實現的目標,比方說,一個月瘦20斤什麼的。
4、投入相同的精力
死裡逃生的Mike感悟到,平時自己在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太多,留給照顧自己身體的時間實在是太少瞭。所以,他建議大傢要給自己的身體騰出同樣的時間。初創公司高管培訓師Katia Verresen在《創業?填滿這三隻桶先》中也提出,創業是一次艱辛的馬拉松,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創業的本錢。也許你會認為對半分這些時間實在是太困難瞭,但千萬不要忽視對鍛煉身體的投入。
看看Twitter創始人Jack Dorsey的每日必做和不做清單就知道瞭,大部分都跟鍛煉身體和健康生活有關:
必做清單:
• 活在當下
• 接受脆弱(Be vulnerable)
• 隻喝檸檬水和紅酒
• 每天6組下蹲和俯臥撐
• 每天跑步3英裡
• 每天思考本清單
• 站直瞭
• 打拳擊沙袋10分鐘
• 跟所有人打招呼
• 每天7小時睡眠
不做清單
• 不要回避目光接觸
• 不要遲到
• 不要制定過高期望
• 不吃糖
• 周末不喝烈酒、啤酒
借用網絡上常說的一句話,如果說生命就像一本存折,財富、地位、成績、名望就是那一個個的零的話,健康就是最前面的1,沒瞭那個1,後面再多的0都沒有意義。所以請像經營企業那樣好好註意自己的身體。身體這件事,必須防於未病,要知行合一,貴在堅持—健康就是一種習慣。
Orignal From: 一定要像重視工作那樣註意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