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月14日,迎來一年一度代表親情的元宵節。“鬧元宵,月正圓”,天文專傢表示,今年的元宵月是“十五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2月15日7時53分。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鐘大新說,天文常識告訴人們,當月亮和太陽處於地球兩側,並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最圓,稱之為“滿月”,亦稱為“望”。農歷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滿月可能出現的時段。
為何最圓的月亮——滿月在農歷裡的出現日期不固定呢?鐘大新解釋說,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所經歷的平均周期約為29.53天。根據農歷歷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或者上午、下午,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這樣,月亮最圓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農歷十四的晚上,最遲可出現在農歷十七的早上。
據統計,在2000年至2100年的100年中,中秋節出現滿月共40次,占40%,元宵節出現滿月共38次,占38%,出現概率均不到一半。
鐘大新表示,今年農歷正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歷十六,所以今年元宵節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且是連續3年如此。而到瞭2017年農歷正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歷十五,所以這一年的元宵節將迎來“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月亮是不是最圓,公眾用肉眼無法分辨,對賞月也沒有太大影響。”鐘大新提醒公眾,14日日落後,一輪圓月就會冉冉升起,有興致賞月的公眾此時就可通過賞月感受圓月帶來的溫馨感受,不必非的等到最圓的時刻。
Orignal From: 2014年元宵月“最圓”時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