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旬老人發明天下大本鐘:同時顯示全球時間(圖)

根據時區換算不同國傢的時間,相信所有人在學地理課時都費瞭些力。不過有瞭北碚區塗榮安老先生發明的天下大本鐘,這已經不是難題。因為在這個大本鐘上,你可以一目瞭然地同時看到世界各地的時間。

一個時鐘

同時顯示全球時間

今年74歲的塗榮安是北碚一傢企業的退休工程師。日前,在他位於縉雲山腳的傢中,記者見到瞭他發明的天下大本鐘。

天下大本鐘直徑約60厘米,圓形。和普通鐘表隻有一個時盤不一樣的是,這個鐘有內外兩個時盤。

塗榮安介紹,外時盤顯示的是我們熟悉的北京時間。而如何查看世界各地的時間,玄機就在這多出的一塊內時盤上。

這塊內時盤相當於是一個平面的小地球,按照地球自轉的規律,逆時針刻出24個小時。當外時盤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就會帶動內時盤轉動。在內時盤和外時盤之間,標刻出全球24個時區,這樣,這個鐘就能同步呈現全球各個時區的時間。你想要知道哪個時區的時間,隻需要在時盤上找到對應的時區,箭頭指向的內時盤時間刻度就是該時區的時間。

按照塗榮安的指點,記者在北京時間上午11時10分查看英國的時間。結果是外時盤指向11時10分,而在內時盤上一查零時區所對應的時間,馬上顯示出凌晨3時10分。

不知道各個國傢的時區怎麼辦?別著急。和這個大本鐘配套的,還有一張寬3.3米,高2.2米的圖。哪個國傢屬於什麼時區,看一看這張圖就能一目瞭然。

追趕時間

退休踐行青年夙願

塗榮安是江蘇省揚州人,曾在成都和重慶工作,其工作和時鐘研究毫不相關。不是專業出身,如何發明出如此神奇的天下時鐘?

年輕時,塗榮安就覺得一塊鐘表隻能看到當地的時間很不爽。“那時候我就在想,想知道世界各地的時間,不靠復雜的數學運算,光靠一個時鐘,怎麼讀?我就覺得應該從這個地方有所突破。”

這一青年時期的夙願,在1993年終於有瞭踐行的機會。那一年,塗榮安退休。“退休後我的時間真正屬於我個人。但我是存在於世界的人,我就想怎麼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個世界服務。”塗榮安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打麻將是浪費時間,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追趕時間。”

累積時間

大本鐘終於出樣品

制造出天下時鐘並不是一步到位,近20年間,塗榮安先後發明瞭世界時演時器、全球地圖演時器、配有世界時圈的地球儀等等,其中4項發明獲得著作權,此外還有多項國傢專利。

在塗榮安的傢中,掛著一張2005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和一般地圖不一樣的是,在地圖的下方還配瞭一段演時遊尺。拉動遊尺,就能直接讀出世界各地的標準時間。這個遊尺的發明專利人正是塗榮安。

類似的理念,塗榮安還把它用在瞭地球儀上。將演時遊尺變成環狀,就成瞭世界時圈。將時圈套在地球儀上,就能便捷讀出各個時區的時間。

“看起來好像我搞瞭很多專利發明,其實都是圍繞時間這一個主題,天下時鐘可以說是一個最終的升級版本。”塗榮安說。今年年初,天下時鐘終於從想法變成現實,做出瞭第一個樣品。

有瞭樣品,塗榮安去年申辦瞭一傢微型企業。他開始生產大本鐘,目前預計售價3980元/隻。

塗榮安說,由於精力有限,目前大本鐘隻能小批量生產,面向的群體是科研單位或學校,用於科研教學。

他給聯合國寫信

質疑現行時區劃分

專傢說其時區劃分新方法有些道理

研究計時器的過程中,塗榮安還對現行的時區劃分進行質疑。上個月,他將自己的質疑寫信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啟用他所提出的新型時區。

塗榮安認為,現行的時區劃分,是從本初子午線分別向東、西兩個方向根據經度確定的。而時區劃分應遵循地球自轉規律,從東向西重新劃分。

按照塗榮安的新型時區分法,東半球的時區不變,西半球的經度和時區則和現行的相顛倒。也就是說,事實上時間沒有變,但經度設置和時區編號則變成東西一一對應。

“很多學生哪怕學會瞭時間換算也容易忘,就是因為現在的時區劃分不得法。我的分法才符合地球自轉規律,幹嘛要人為地把事情搞復雜?”

塗榮安將他的這一想法寫信給北碚區科委。今年5月4日,北碚區科委請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王建力等4位教授進行瞭專題研究。專傢們的結論是他提出的時區劃分新方法是正確的。但現行“時區”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全世界都已經習慣,要改變很難,要用新方法替代現行方法還需要一定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塗榮安的天下時鐘仍然是按照現行的經度和時區劃分來制作的。



Orignal From: 七旬老人發明天下大本鐘:同時顯示全球時間(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0z7blog01 的頭像
    x0z7blog01

    x0z7blog01的部落格

    x0z7blog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