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騎電動車趕七八十公裡,步行近10公裡,爬樓30多趟,彎腰1200餘次,完成300個快遞包裹的拆袋、分揀、分放和裝袋……這就是一位望京地區快遞員春節前每日的工作量。
王向東是中通快遞望京分部的普通一員。春節前這幾天,是快遞員們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大傢都在忙著回傢團圓,他們卻還要繼續騎著電動車,迎著冷風派件、聚件、送件,他們的工作此時成瞭老百姓的“祝福中轉站”。昨日,記者跟隨著一名快遞員感受瞭忙碌的一天。
早8時
翻檢包裹準備出發
20多個快遞員正在房間裡忙著翻檢自己片區裡的包裹。能塞進背包的塞進背包,不能塞進背包的就綁到電動自行車的後座上。陜西小夥王向東今年剛過二十,力氣出奇的大,一口氣在車後面綁瞭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包裹,背上還背瞭一個七八公斤重的大背包。8時30分,快遞員們陸續從公司出發。
王向東負責的路段有兩所大學、七個住宅小區、兩傢大型國營單位,記者騎著車,跟在王向東身旁。剛從公司出發不到5分鐘,他就接到瞭一個催件電話,“快到瞭,你再等十分鐘,好嗎?”掛瞭電話,小王喘著氣兒一個勁地向前沖。
8分鐘後,他到瞭客戶傢門口。6層,沒有電梯,王向東把車子往小區口一停,噔噔噔地跑上樓。“您好!快遞!”他敲門,過瞭好一會兒才有一個女孩應答:“等會兒!”又過瞭3分鐘,還是沒人開門,王向東有點著急,他又敲門瞭。“不能等會兒啊?!”還穿著睡衣的女孩不耐煩地開門,簽字,一手把包裹從王向東手裡拿過,一手“砰”地關上瞭門。
“碰到這樣的顧客不生氣啊?”記者問王向東,他笑著說,“早習慣瞭。”王向東說,他通常要在一幢大樓裡來來回回往返三四次,“有的客戶不在傢,叫門沒人應,等我離開小區瞭,他的電話又追來瞭。”他舉瞭個生動的例子:春節前快件多得嚇人,一上午就要送100多件,這就像是堵在路口的一百輛車,綠燈放行時,頭車如果啟動慢瞭,就意味著尾車要多等好幾個燈。這幾天,他天天都要被客戶數落,“其實,這不賴我。”
正說著,王向東來到瞭第二個客戶傢,這位男士在淘寶上買瞭雙鞋。“350元,找您一塊。”王向東邊說邊把收下的鈔票疊好,裝進上衣兜裡,再把扣子扣好,準備一會兒回去跟倉管對賬,“這是代收貨款服務,差錯不得。”
中午12時
背上快件再次出發
王向東已經送完瞭第一批快件,可他沒有絲毫輕松,而是忙著趕回公司。12時左右,同城其他點部的小三輪車開到,於是快遞員們又紛紛出發瞭。
簡單地吃瞭中午飯,王向東又裝瞭十幾個包裹出發瞭,他要這麼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點,直到把手頭的件全部收派完。他告訴記者,春節前是快遞員一年中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幾乎每天工作12到14個小時,日送件量突破300件,分揀貨物重達數噸,負重最輕也要七八公斤,手機24小時開機,話費需要自己承擔,而他們每月平均收入隻有3400元……這些數字,勾勒出瞭王向東們每一天的工作狀態。
晚7時
等著送最後一個件
晚7時,王向東站在小區門口,等著送最後一個件。“客戶說還有20分鐘到,我再等等他。”他輕描淡寫地告訴記者,這兩天隻睡瞭6個小時,白天要送件,晚上去排隊買火車票,連排瞭兩個晚上才買到。“再忙兩天就可以回傢瞭。”一提回傢,王向東露出瞭難得一見的輕松和喜悅。
Orignal From: 快遞員的辛勞:每天彎腰1200次
留言列表